諾貝爾獎得主成都當教授
諾貝爾獎得主成都當教授
諾貝爾獎得主成都當教授
他是世界眼科界泰斗,他曾于1981年獲得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他創建了世界眼科組織。昨日,川大華西醫院學術廳內歡聲笑語,講臺上的主角是世界著名醫學家托斯頓·韋素教授,他和弟子世界眼科組織主席林文杰雙雙被聘為華西醫院客座教授,一個以韋素教授名字命名的眼科研究所將同時誕生。
面對邀請泰斗欣然答應
上午9點,容納數百人的學術廳座無虛席。10時,歡呼聲中,托斯頓·韋素教授和高徒林文杰走進會場。這位銀發蒼蒼的老者上臺前,向大家微微舉起雙手,示意下面的反應熱烈點,人們立即抱以熱烈的掌聲。在演講過程中,他停下來問道:“能完全聽懂的請舉手。”看到臺下寥寥無幾的手臂,老人寬和地說:“已經很不錯了”。
據了解,早在2006年10月,華西醫院就有了組建一個眼科研究所的設想。后來,林文杰因公來到華西醫院,無意中說起自己的導師托斯頓·韋素教授的兩個心愿:很想到中國走走;希望建立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眼科研究機構。今年4月,華西醫院首次與美國的韋素教授取得聯系,表明想聘請他當客座教授以及組建眼科研究所的愿望,很快就接到回復:“非常高興受到華西的邀請,到天府之國看看一直是我的心愿。”
得意弟子從科學家到藝術明星
講臺上另一位主角,是韋素教授的得意弟子,美籍華人林文杰。年過半百的林文杰身兼科學家與藝術家雙重身份。1982年他發明了折光畫,短短幾年就讓他在香港當代藝術界迅速躥紅。成龍、鐘麗緹、米雪……這些經常出現在娛樂雜志頭條的名字,都曾經是他個展開幕式的座上賓。
人物資料
托斯頓·韋素:1924年出生于瑞士,美國人,曾任哈佛大學神經生理學系教授,1981年獲諾貝爾醫學獎。韋素教授是目前世界眼科方面的泰斗級人物。他在學術上的主要成就,是通過實驗發現了嬰兒眼部接受的光刺激對將來視覺造成的影響,同時進一步解釋了大腦中的視覺成像原理。
林文杰:原籍廣東潮陽。在赴美、加拿大六年內,相繼取得數學學士、理論物理學碩士和醫學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1980年,林文杰成為“折光畫”的發明者。1989年,他獲邀成為美國總統藝術人文委員會委員,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裔藝術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