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春拍暖意襲人
2007年春拍暖意襲人
2007年春拍暖意襲人
65件拍品鏖戰4個多小時,斬獲2.4億元,95%拍品成功易主,至少5位藝術家的作品刷新其個人拍賣記錄……前不久的北京保利現當代藝術夜場拍賣,將本年度首輪春拍推向了高潮。誕生于2005年秋的北京保利,在此輪拍賣中超過了一向執內地拍賣行牛耳的中國嘉德,一躍坐上了京城拍賣公司成交額的頭把交椅。
回暖跡象明顯
每年的國內藝術品春拍,起始于4月香港蘇富比,一般到6月底7月初,各拍賣公司的春拍相繼結束,除香港的佳士得和蘇富比外,內地的北京保利、中國嘉德、上海朵云軒等大拍賣行也已成為行業主流。2007年春拍顯然比2005和2006年來得精彩一些,中國字畫、油畫、明清瓷器、郵品錢幣、各種雜項等拍品價格屢創新高,藝術品市場回暖跡象十分明顯。
到目前為止,中國嘉德、匡時國際、北京保利、北京誠軒、北京榮寶和和中國臺北羅芙奧6家拍賣公司2007年春拍已經落槌,在這6場拍賣會中,一共成交了24.483億元。其中,于6月2日結束的北京保利2007春拍,10個專場共成交6.31億元,創下今年內地已經舉辦的春拍最好成績;中國嘉德2007春拍,15個專場中成交了6.06億元;匡時國際、北京榮寶和北京誠軒,則分別以3.4億元、1.53億元和1.5億元緊隨其后。而6月3日在中國臺北羅芙奧舉行的“20與21世紀華人藝術”拍賣會,總成交值達到5.62億元,并刷新臺灣拍賣史最高成交額紀錄。
2007年中國字畫拍賣中,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靜觀居藏傅抱石、張大千專場”以兩位大師的10幅精品組成,堪稱一場難得的盛宴,經過買方多輪角逐,最終以3040余萬元的成交額和100%的成交率落槌。
2007年春季油畫專場拍賣也刷新多項拍賣紀錄,6月2日落幕的北京保利春季拍賣會上,吳冠中的扛鼎力作《交河故城》以4070萬元高價成交,改寫了中國內地當代藝術家拍賣紀錄。
數字令人咋舌
拍賣場就是數字誕生地——
18億元——首輪春拍,嘉德、保利、榮寶、匡時和誠軒5大拍賣公司聯手斬獲了18億元的總成交額,而去年這5家拍賣公司春拍的總成交額為14億元,增幅達到了近33%。
天價和記錄更是讓人目不暇接:除吳冠中的《交河故城》外,4032萬元的陳逸飛《黃河頌》,1518萬元的李可染《漓江勝境圖》,2750萬元的明宣德佛像,2643.2萬元的清雍正香爐……
當代藝術再次成為耀眼的明星:毛焰《記憶或者舞蹈的黑玫瑰》在保利夜場拍賣中以1001萬元成交,而他之前的拍賣記錄是去年11月在北京匡時創造的《青年郭力-緬懷德拉克洛瓦》,僅為171.6萬元,短短半年時間,其個人拍賣記錄增長了近6倍;石沖《今日景觀》在保利夜場拍賣中拍得1650萬元的天價,而他之前的個人拍賣記錄為335.5萬元。
被稱為拍場新貴的“70后”藝術家也在此輪拍賣中“大打出手”:如向京在今春拍賣之前,還沒有成交價過百萬元的作品,其個人拍賣記錄為去年6月在北京匡時拍得71.5萬元的《初潮的處女》;而今年,這一記錄被刷新為286萬元,由其作品《彩虹》在北京匡時創造。
在此輪春拍中刷新個人作品拍賣記錄的還有季大純、劉野等8人。其中,季大純通過此輪拍賣成功躋身“百萬元俱樂部”;而劉野更是在短短5天時間內兩破其個人拍賣記錄——5月27日其《海之藍》在香港佳士得拍得785.564萬元,5天后其《大旗艦》又在北京保利獲價935萬元。
除當代藝術外,金銅佛像也趁熱上沖,原本兩個小時就該結束的匡時佛教藝術品拍賣專場持續了4個多小時,1.07億元的成交額比去年秋季翻了兩番。激烈的競爭還使得內地佛像拍賣的成交記錄從去年秋天的924萬元改寫為2750萬元,而這一價格也一躍占據了全球佛像拍賣成交價第5位。
業內眾說紛紜
再次爆棚的當代藝術,狂飆突進的金銅佛像……諸多對比強烈的數字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今春的藝術品市場真是“熱氣沖天”。
記得今年年初,在談到今春走勢時,不少業內人士均不約而同地表達了當代藝術將步入調整階段的觀點,甚至有人直言當代藝術去年已炙手可熱,今年不可能更熱了。然而,當代藝術通過一次夜場再次創造了“神話”。
有專家認為,目前股市火了,不少藏家在股市上大賺了一筆后,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藝術品市場中。更重要的是,年輕的藏家成為主力,年輕一代藝術家也就走到了市場的中心位置。這些藏家出生于“70后”,他們中有不少人是投資實業出身的,有頭腦和經濟實力,不盲目花錢,他們更欣賞當代藝術,想要長期持有。此外,過去的藏家都是以個人力量在購藏作品,現在的藏家則是以有實力的企業、機構和基金為主。
但懷疑、謹慎、擔憂的聲音也不少。有業內人士說,一些三四十歲的藝術家作品成交價就已邁過千萬元大關,并且短短半年的時間就躍升了10倍,著實讓人匪夷所思。要知道,徐悲鴻、吳冠中這些在藝術史上已有定論的藝術家,成交價過千萬元的作品也不過四五件而已。即便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這些年輕畫家的作品現在就達到了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價位,將來還能有多大的升值空間呢?恐怕只會砸在現有藏家的手里。
有藏家更是如此直言:除了少數真正的買家之外,絕大多數不是畫商就是經紀人,在他們的推波助瀾下,當代藝術市場誕生了一個又一個令人咋舌的“神話”,但這些“神話”到底有幾個能經得起考驗呢?
同樣令人感到不安的還有金銅佛像。從354萬元到2750萬元,如此迅猛的上漲勢頭讓一些業內人士懷疑:“金銅佛像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近現代書畫?”他們認為,相對于其他的藝術品門類,佛教藝術品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內涵要深厚得多,不排除一些真正的藏家既對佛教藝術有研究和理解,又有雄厚的財力和過人的魄力。但市場的炒作氛圍也開始越來越濃厚,而且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如何選擇精品,如何避免風險,也開始成為藏家需要考慮的問題。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