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藝術收藏家解說
世界十大藝術收藏家解說
世界十大藝術收藏家解說
“收藏家正為認知上的不一致而煩惱”,拉斯維加斯賭場巨頭、世界頂級藝術收藏家之一Stephen A. Wynn說,“他們正在很理智的同這種狀況做斗爭。他們知道他們收購的藝術品的價值遠遠超出了他們花的資金,他們也知道如果出售了這些藝術品將無以替代。”
另外一方面,日內瓦投資公司ArtVest S.A.,的總監Daniella Luxembourg指出,“市場走高時他們就會出售,市場價位低時則不會。”
是什么造成了認知上的不一致呢?紐約Acquavella畫廊負責人Michael Findlay說,“藝術市場違反了萬有引力原理,上去的東西就下不來了。”他補充說,“我們中的一些人預測藝術市場進入了一個休息期,我很高興我們犯了錯誤。”
從預期的角度看,Findlay說“要記住1989年被看作是市場的泡沫時期,而1991年是跌到底的年頭。而今天的市場是很強大的,用了17年的時間恢復到了過去最強的水平,尤其在印象派和現代藝術方面。而一些藝術家如畢加索則是個例外。”
怎樣看待當代藝術的爆發呢?一位藝術拍賣觀察家稱,“你看到了很多迅速膨脹的藝術家,這些人你 在十年前的拍賣會上是看不到的。而且,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他們能成為市場中的中堅力量或是只是一個偏離正常的瞬時的現象。”
Wynn、Luxembourg和 Findlay是ARTnews(《藝術新聞》)記者16年“200家頂級收藏家評選”中采訪的22個國家的收藏家、商人、拍賣行、博物館負責人、策展人和顧問中的一部分人。
今年名單中的10位收藏家是去年沒有入選的。Findlay說“今天的藝術市場上有新的面孔出現,這是收藏家核心隊伍逐漸進行的進出行為。并不是年復一年進行的戲劇性的變化。這種戲劇性變化是超過十年才會進行的。
這種現象在我們研究ARTnews(《藝術新聞》)200家頂級收藏家(1996)時尤為明顯。研究表明,1996年報告中61%即122家收藏家在2006年的報告中已經找不到了。
在調查中,專家也曾被問到在“我不介意出價”的時期,市場會走到一個什么樣的高度,什么時候泡沫會破碎?商人、克里斯蒂拍賣行當代藝術部前負責人Neal Meltzer說“沒有人能有遠見看到結果。” Luxembourg稱:“市場早晚要發生變化,但沒有人知道會在什么時候。”
究竟有沒有黑云?一位80年代的退伍老兵說,“象在80年代時,買一些很平庸的作品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而另外一個人這樣講,“在我們的世界里,加一些零減一些零都是很容易的事。”
這些準備好將大把的銀子投向藝術作品的人究竟想投資多少呢?我詢問了四位觀察家進行了評估。因為他們堅持匿名,我用A、B、C、D代表他們的名字。他們對此問題的回答展示在上面的表格里。
除了擁有大量資金外,這些收藏家還有哪些相似之處呢?A、B、C、D給出了一致的答案:對一些人來說,是商品,對另外一些人來說是激情,而對有些人來說,二者兼有。
一個收藏家和一個投資者有什么區別呢?Wynn給出的答案是“收藏家渴望擁有藝術作品勝過金錢。”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