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縣發現東魏大墓 墓內壁畫有千年歷史
磁縣發現東魏大墓 墓內壁畫有千年歷史
磁縣發現東魏大墓 墓內壁畫有千年歷史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南水北調邯鄲段磁縣的考古發掘中,搶救發掘了一座未遭盜掘的東魏時期的大墓。該墓有明確紀年,其墓內壁畫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
據悉,大墓全長25米、深10米,從斜坡墓道向下要經過過洞、天井、甬道才能進入墓室。墓室接近方形,地面大部分鋪設著青磚,頂部塌落。考古人員在墓室內西側壁上發現了東魏時期最早的青龍圖案,雖歷千年,但彩繪青龍仍栩栩如生。由于這座大墓沒有被盜過,考古工作者還在壁畫的下方成功出土了190多件陶、青銅、瓷、石等陪葬品,其中彩繪陶俑就有145件。陶俑有的手握盾牌、有的騎在全副武裝的戰馬上,儼然是一副行軍出兵的裝扮。更為難得的是,墓室內發現了清楚記載墓主人身份的墓志。根據墓志可以斷定墓主人叫元祜,皇族,葬于東魏天平四年(即公元537年)、官至徐州刺史、死時56歲。
邯鄲市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員表示,大墓位于磁縣講武城鎮,傳說這里曾是曹操習武練兵的地方,就在這座小鎮上有一大片墓群,當地老百姓都認為這些墓是曹操的墳冢。這座大墓的發掘,用實物證實了這片墓群其實是東魏時期的皇家墓地。
據悉,東魏在我國歷史上僅僅存在了17年,所轄地域主要在當時黃河中下游地區。此次發掘的大墓年代明確,出土遺物對東魏的編年研究,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