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京山水畫藝術解讀
張建京山水畫藝術解讀
張建京山水畫藝術解讀
時間:2007-06-28 15:18:00 來源:
名家
>張建京山水畫藝術解讀
王卉
傳承與創新一直是藝術創作中不可回避的話題,在山水畫領域中,因為傳統體系的嚴密和完備而對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當代的多元文化語境中,山水畫的發展一方面繼承中國傳統的繪畫體系,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與西方藝術觀念發生觸碰。這種觸碰對當代山水畫的創作理念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在此方面,河南畫家張建京以自己渾厚的傳統文化功底和獨特的視角方式,將西方藝術中的某些元素引入山水畫創作,為當代山水畫的多元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張建京,河北武邑人,1968年生于北京。畢業于洛陽大學美術系,進修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張建京修養全面,他好詩詞,擅書法,長篆刻,于文人畫所要求的詩書畫印諸方面皆有所為。早在1991年,張建京的書法作品《行書·自作詩》入選全國第五屆書法篆刻作品展,此后多次在全國性大展中露面;近年來,張建京以山水畫的創作為主,以其嶄新的藝術面目在各級展事、賽事中多次獲獎;《美術》、《國畫家》、《美術界》、《美術報》、《書法報》等報刊雜志相繼做過介紹。
張建京在山水畫風上的求新,緣于對國畫的深思和對于西方藝術的熟知。在美術學院學習的過程中,他大量地接觸了中西繪畫,對西方藝術和中國本土藝術的精神有了較深的了解。山水畫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和其獨特的審美理念深深地吸引了他,從而義無反顧地走進了中國畫的殿堂,多年來樂耕不輟,多有所得。他深知在中國畫領域中創立自我面目的難度,大量地讀、臨了中國歷代經典作品,奠定了自己的山水畫基礎,并在花鳥、人物等領域皆有涉獵。從傳統山水畫起步,對布局方式、筆墨技巧、表現手法等做了深入的研究。對于“意”、“境”、“神”、“韻”等概念有了相當程度的體會和領悟。建京尤喜龔半千之渾厚含蓄,石濤之清越激昂,此二位古賢的筆法、墨韻在其畫作中多有體現。
張建京初時所作山水古雅典正,從筆、墨、色到布局、意境均以傳統的程式為之。如1999年《山水寫生冊》及同年所臨龔賢、王石谷諸家筆意,筆致精微,墨韻深沉;2001年扇面《獨釣圖》及《清溪訪隱者圖》,布局精謹,設色典雅;壬午(2002)年《水墨山水冊》、斗方《云行水上》等,筆致清雅,意境清幽,對宿墨的運用也頗得其法。
對于一位具有開拓精神的畫家來說,尋找屬于自己的藝術語言是必然的事。在掌握了傳統的筆墨技巧之后,張建京開始致力于此,幾年間頗有所得?,F代主義的藝術觀念中所包含的強烈個性和表現性,與傳統山水畫的含蓄、隱喻形成了極大的反差,觸發了張建京對于自己藝術創作的反思,這從2000年《云過晴江圖》即可看出端倪。構圖的構成性和色彩的表現性是他所著力的兩個方面,也是他改觀其山水面目的切入點。他沒有打破中國繪畫中完備而系統的皴擦點染等傳統語言,而是在圖式、色彩方面力求新意。
在色彩的運用上,他一方面對中國傳統山水畫經常出現的石青、石綠等顏色做了重新的構建,如2003年《云夢伊闕圖 》、《艷陽》、2004年《溪潭山居圖》、2005年《祥云圖》等作品,對傳統的用色做了大膽的挑戰。另一方面,增加了一些對比色和互補色的運用,使畫面顯出一種強烈的視覺效果。他對色彩的運用打破了傳統山水用色的諸多禁忌,在一定程度上將山水畫中色彩的表現力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布局上,他較多地借鑒了西方現代美術中的構成性,使他的畫面在筆墨韻致之中透出嶄新的審美意趣:《初春圖》的大面積單向的墨塊排列、《嶺上初冬圖》中近丘遠壑的團塊交替,都顯示出了畫家于此方面的思索。
在對圖式與色彩作出探索的同時,張建京從未稍離傳統山水的筆墨與意境,他的筆墨依然具有我們所熟知的含蓄渾樸與厚重蒼茫。這也是他的山水求新而不脫古、即有獨特風貌又有文化氣息的原因。他的山水在文化氣息中透著當代藝術觀念的強烈個性,在形象的構成中又具有中國傳統的筆情墨趣。
張建京在藝術語言上的探索,顯示了一個青年中國畫家在民族繪畫的發展中任重道遠、舍我其誰的使命感。他的作品,因其具有的創新精神和文化內涵而引起學術界的認可和市場的關注。張建京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畫院學術委員、特聘書畫家,洛陽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洛陽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洛陽畫院畫家。其山水畫在當地享有盛譽。作品出版發表有河南美術出版社《洛陽道》、河北美術出版社《中國山水畫名家·山水技法分解圖典》、天津人美出版社《彩墨牡丹畫技法》等。
早在1995年,張建京在洛陽“牡丹畫廊”辦個人畫展時被方家以600元每張的價格購去一批四尺斗方;此后每年都有人來求畫;2000年從美院修業歸豫以后,他的山水作品被當地收藏家看好,當地市場相對穩定,至2003年即以每平尺1000元的價格被收藏,2004年底作品價格升至每平方尺1500元,近兩年價格穩步上漲,勢態良好,以每平方尺2000元的價位被藏家及畫廊收購。2007年預計作品價格將會達到每平方尺3000元。隨著其藝術的不斷成熟,他的作品會有一個相當可觀的升值空間。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