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文化盛行“唯玉為葬”習俗
紅山文化盛行“唯玉為葬”習俗
紅山文化盛行“唯玉為葬”習俗
時間:2007-06-27 08:51:00 來源: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學院紅山文化國際研究中心近年來對紅山文化考古研究發現,紅山文化墓葬隨葬品較少且唯有玉器,這就表明紅山
收藏 >紅山文化盛行“唯玉為葬”習俗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學院紅山文化國際研究中心近年來對紅山文化考古研究發現,紅山文化墓葬隨葬品較少且唯有玉器,這就表明紅山文化盛行“唯玉為葬”的習俗。
據赤峰學院紅山文化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紹,紅山文化史前先民側重于以玉器隨葬,“唯玉為葬”是中國史前墓制的一大特色,在同期原始諸文化中獨樹一幟。紅山文化隨葬的玉器主要有玉豬龍、玉箍形器、勾云玉佩、玉龜、玉璧、玉鳥、玉鸮等。
紅山文化先民借助玉貫通天地靈性,以玉為祭,以玉器為媒介,注重精神上與神的溝通。紅山文化玉器中多見神化了的動物形象、造型獨特的玉箍形器、方圓一體玉璧、神秘奇妙的勾云玉佩等器物。這些器物常常成組使用及成對出現,這就證明了紅山文化玉器的性質和功能。
紅山文化墓地積石冢中心大墓墓主人是執掌祭祖的神權人物,以隨葬玉器品類的高貴和做工的精良,體現出擁有者的權勢和地位。考古發掘表明,積石冢內最高等級的中心大墓往往隨葬玉器數量較多、體積較大、質量較好,此類玉器多為玉箍形器、勾云玉佩及龍、鳥、龜等動物類玉器。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