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地發現漢墓群 亦莊可能有漢唐時期城址
施工工地發現漢墓群 亦莊可能有漢唐時期城址
施工工地發現漢墓群 亦莊可能有漢唐時期城址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昨天透露,大興區亦莊涼水河一街的一處施工工地發現了64座古墓葬并出土了一批珍貴的陶器和銅器,其中還包括唐代的彩香爐、三彩盤、雙系罐、開元銅錢等。
據介紹,古墓葬群以西漢末年至東漢時期的長方形豎穴土壙磚室墓為主,包括59座漢墓、唐墓2座、3座遼金墓。此外,還發現了10座古窯址和一眼漢井,其中漢代時期窯址8座、唐代時期窯址2座。出土文物中,陶器有壺、陶倉、陶奩、陶缽、陶盤、陶案、陶房、陶俑、陶豬、陶狗、陶雞等,銅器有銅鏡、銅帶鉤、銅勺、銅鏃、五銖錢等。
北京文研所專家張治強透露,一座編號為M15的單墓道豎穴土坑墓比較特別,該墓墓底有橫向平行排列的7根柏木,作為墊棺之用,墓內有散置的兩具人骨,此前應該已被盜掘過,墓內發現了漢代的仿銅陶禮器。
張治強說,考古專家目前已在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發現大量漢唐時期的人類生活遺跡,比如陶窯和水井等,這說明亦莊在漢唐時期有人口相對集中的城址,這一地區應是下一步北京地區漢唐考古研究的重點。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