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緊俏 收藏旺盛
常言道,盛世收珠寶。據統計,2006年我國珠寶玉石首飾國內銷售額為1600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達到了15%以上。去年整個行業企業較2005年利潤增長20%以上,利潤增長速度首次快于銷售額的增長速度。海關提供的數字顯示,去年我國珠寶玉石首飾出口68.7億美元,同比增長25.11%。珠寶玉石首飾產業出現了產銷兩旺的繁榮局面。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協會常務理事魯克化教授認為,由于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珠寶玉石的收藏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珠寶本是稀有物,珠寶玉石不僅可以欣賞,還具有升值功能,現代社會對它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珠寶收藏越來越熱。魯克化介紹,目前收藏前景較好的翡翠、白玉,價值比三五年前漲了好幾倍。幾年前,白玉料幾千塊錢一公斤,現在約20萬元一公斤。魯克化給筆者看的一塊青白玉,五年前值800元人民幣,現約值8000元,以它的大小可以加工成一個小牌和兩個小飾品,出售時價格不菲。
主流好 邊緣差
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查中心報告指出,我國珠寶市場分為主流市場和邊緣市場。主流市場由重點城市的國內外知名品牌組成,他們品牌意識較強,產品質量大多由主要的質檢機構出據證書,基本形成上柜之前送貨檢驗、“一物一證”的質量保證模式,整體質量及相關標識狀況好。
邊緣市場由中心城市邊緣地區、二三線城市、旅游景區及旅游線路市場、部分收藏品市場、以及典當、拍賣、網絡以及電視購物等銷售形式構成。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查中心指出,邊緣市場由于經營場所相對分散,經營者流動性大,從業經營人員素質及相應的專業知識匱乏,是珠寶飾品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重災區。據報道,曾有游客在柬埔寨、越南買到多件紅寶石飾品,均為合成紅寶石。2006年免費檢測活動期間,檢測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樣品合格率為13.51%,送檢的77件祖母綠飾品則全部不合格。
 |
有法可依 問題有三
據專家介紹,珠寶玉石首飾的產品質量判定主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標準化法、計量法以及相關國家標準:GB/T16552-2003珠寶玉石名稱、GB/T16553-2003珠寶玉石鑒定、GB/T16554鉆石分級、GB11887-2002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等,其產品質量的特征主要體現在產品的定名是否準確,級別確定是否準確,貴金屬材料及其純度是否準確,印記是否符合要求等。
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報告指出,國內珠寶玉石首飾產品的質量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定名錯誤,以假亂真:產品的標識與實際產品不符合,通常是用一種珠寶玉石冒充另外一種與其外觀相似的、更為高檔的珠寶玉石,或用合成珠寶玉石冒充同類天然珠寶玉石,達到以假亂真,賺取非法利潤。此類現象多表現為石榴石標稱為天然紅寶石、合成立方氧化鋯冒充鉆石、合成祖母綠冒充天然祖母綠、合成水晶冒充天然水晶等。
2、定名不準確,以次充好:最常見的是對經過漂白、充填處理的翡翠(俗稱為B貨)或經染色、漂白、充填處理(俗稱為B+C貨)的翡翠未標明處理方式,當作天然A貨翡翠出售,造成消費者上當受騙。
3、標識不規范:這種現象盡管可能不存在欺騙消費者的行為,但容易使消費者產生混淆,同時也反映出部分珠寶企業對標準理解不夠、產品質量把關不嚴等方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
(1)出售的珠寶玉石產品品種標識不明確,多使用俗稱進行定名,如將翡翠標稱為緬甸玉,大理石玉稱為阿富汗玉,造成消費者不理解。
(2)將玉石類產品籠統地定名為“玉”,該類產品往往是瑪瑙、蛇紋石玉、大理石玉、石英巖玉等中低檔玉石。
(3)貴金屬的標識不全。正確的標識應包括貴金屬的材質及含量,如18K金可以用G18K或AU750來表示,但經常發現產品上僅標注了18K或750。
須謹慎 要“五看”
收藏與愛好不能僅靠熱情。“藏知”不夠易上當;閱歷不夠,辨別力就不行。因此專家建議大家多學習有關珠寶的知識,多實踐,多看少買。魯克化教授建議:
1、看材質。買珠寶先看是什么性質的東西,這是收藏的前提。主要看東西的材料、顏色、光澤、損壞程度等等。
2、看造型。器形是決定審美的重要因素。造型主要有人物、瓶盤罐、配飾、祭品、兵器等等。
3、看紋飾。紋飾服從于器形,它是一種社會功能需要。主要看紋飾的疏密、齊整,是否統一、和諧。
4、看工藝。即看由料變器的技術。技術越高超,文化性越高。
5、看文化、藝術。看它是否氣韻生動、神形兼備。
珠寶玉石監督檢驗部門提醒消費者購買珠寶時注意:
1、在旅行途中購買珠寶飾品,要慎重,切忌盲目沖動。
2、一定要到正規的商場及專營店去購買。
3、購買珠寶飾品切記索取發票、標識、鑒定證書等相關憑證,且一定要注明所購飾品的詳細名稱,以備售后服務及維權時使用。
4、購買珠寶飾品要認清權威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國家授權認可的質檢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都帶有“CAL”和“CMA”的授權標志,而非授權機構的證書沒有這樣的標志。5、如果需要在一些邊緣市場消費時,建議花一些時間了解相關產品知識,必要時經過相關的基礎培訓,或是咨詢有關專家。(文中圖片為玉石資料照片)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