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藏寶錄》:林風眠半世紀前畫作首亮相
《海上藏寶錄》:林風眠半世紀前畫作首亮相
《海上藏寶錄》:林風眠半世紀前畫作首亮相
時間:2007-06-19 09:13:00 來源:
名家
>《海上藏寶錄》:林風眠半世紀前畫作首亮相
著名畫家林風眠的七件油畫作品本周將在北京展出。專家說,這批近期才公布于眾的林氏作品,填補了一段歷史空白。
記者17日從“《海上收藏錄》座談會”上了解到,林風眠一生都致力于中西文化在美術視覺藝術中融合協調的偉大探索,其公開展出及上拍的畫作基本上以水墨紙本為主,而近期在編纂《海上收藏錄》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了七件林氏的油畫作品,十分難得。
這七幅小型油畫分別為三幅《仕女》、兩幅《裸女》和兩幅《荷塘》。其中一幅畫家以大塊藍綠色表現一種優雅、浪漫的情調,讓人想起莫奈晚年的睡蓮系列,其冷艷、凄清的色彩中又略帶東方式的哀愁詩意。
林風眠是中國借西畫改革中國畫的先驅,繪畫題材內容廣泛,有風景畫《秋艷》、《風暴》等,花鳥畫《櫻花小鳥》、《夜梟》等,還有戲曲人物畫、瓶花靜物等。
據了解,這批作品為文物鑒定家蔡上國的舊藏。據蔡上國家屬回憶,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蔡上國從不同渠道獲得一批難得的進口油畫顏料和紙張,林風眠就用這批材質繪制了一批小型油畫贈與蔡上國。蔡上國非常喜歡,將它們輪流懸掛于自己的寓所內。文革中,蔡家多次被抄,這批油畫因尺幅較小,逃過一劫。文革后,林風眠離開內地前往國外探親定居,臨別前往蔡上國住所辭別,從此再無機緣見面。這歷經劫難的七幅油畫就成了那個特殊年代藝術情緣的見證。
海派畫家謝春燕介紹說,林風眠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創作很少,這批作品的出現填補了一段歷史空白,同時也對研究林風眠油畫藝術有著重要作用。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