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胎畫琺瑯"別具一格 拍賣價格實令人咋舌(圖)
"銀胎畫琺瑯"別具一格 拍賣價格實令人咋舌(圖)
"銀胎畫琺瑯"別具一格 拍賣價格實令人咋舌(圖)
時間:2007-06-19 14:42:00 來源:新民晚報
拍賣
>"銀胎畫琺瑯"別具一格 拍賣價格實令人咋舌(圖)
提起“銀胎畫琺瑯”,許多收藏者都會感到陌生,但是提到“銀燒藍”,卻是在金銀器拍賣市場上聞名遐邇。其實,“銀胎畫琺瑯”就是“銀燒藍”,它是以銀為胎,用銀花絲在胎上掐出花紋,再用透明、半透明的琺瑯釉料填于銀胎花紋上,經過多次燒制而成的藝術品,在近日落幕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件清乾隆·銀胎畫琺瑯西洋人物圖茶壺,估價20萬至40萬港元,成交價則達到了84萬港元,創造了同類拍品的最高價(如圖)。
銀胎畫琺瑯工藝品絢麗、明快,別具一格。銀胎琺瑯工藝多用來制作盒、罐、瓶或是小型擺件,但也不乏大件,其還可以根據需要鑲以瑪瑙、松石等作裝飾,在2002年上海友誼拍賣行的秋拍中,一件清代銀燒藍鑲白玉翠等雜寶如意,成交價達到了33萬元,這個價格在當時無疑是令人咋舌的,其中的工藝充分展現出銀胎畫琺瑯的制作工藝。
早期的銀胎畫琺瑯工藝品,是由清代內務府制作的,直到清晚期,民間銀鋪才開始燒制這種器皿,特別是在民國時期,銀胎琺瑯的制作,開始集冶金、鑄造、繪畫、焙燒、鏨刻、錘揲等多種工藝為一體的復合性工藝,在2004年上海的一場秋拍中,民國時期的銀胎琺瑯彩花鳥紋瓶(一對),成交價達到了28600元。其是由民國時期兩度出任總理的靳云鵬送給當時出任美國駐華公使的芮恩施。這對鳥紋瓶為玉壺春形狀,頸飾一對活環耳,瓶腹陰刻敷彩花鳥紋及詩文,是典型的民國時期“銀胎畫琺瑯”精品。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