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城市雕塑總體規劃
余姚市城市雕塑總體規劃
余姚市城市雕塑總體規劃
規劃文本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規劃指導思想和目標
第三章 規劃布局
第四章 題材分類與定位
第五章 近期建設規劃
第六章 城市雕塑規劃實施管理建議
圖紙目錄
圖紙一 余姚地理位置圖
圖紙二 中心城區雕塑規劃布局框架圖
圖紙三 市域雕塑規劃布局框架圖
圖紙四 中心城區近期重點建設項目圖及概念分析
圖紙五 市域近期重點建設項目圖及概念分析
余姚市城市雕塑總體規劃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環境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配套,城市雕塑建設逐步向國際化邁進接軌,北京、上海、長春、廣州、深圳、桂林、杭州、大連、青島、威海等具有本市特色的城市雕塑規劃相繼完成。大批高質量的城市雕塑逐漸遍布在城鎮、社區、廣場、游園、綠地等地,給城市精神文明、社會進步、經濟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城市規劃建設的快速拓展,促使我市出現了一些雕塑,結合環境特色也做過一些大膽嘗試的較成功作品。但是由于余姚沒有做過科學規范的城市雕塑建設規劃,雕塑建設發展理念、目的不明確,局部的、自發的雕塑家個體行為,致使城市雕塑缺乏了標志性、規模性、連續性的建設。根據現實調查分析,我市的城市雕塑數量少而零散,缺乏經典性和深度性的力作,雕塑與環境缺乏有機結合,屬性混淆、內容單一、雕塑制作工藝普遍粗糙,缺乏藝術審美性。這些情況很難承載我們2000來年古城文化的悠久歷史和現代化快速發展的典型性城市風貌,更難整體體現我們姚江——河姆渡文化的博大精深。
余姚市市政領導對余姚市城市雕塑規劃建設非常的關心,社會各界也給予了巨大的關愛和支持,作為城市雕塑界的我們更是熱血沸騰,責無旁貸!現特意提出《余姚市城市雕塑總體規劃草案》,以供參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編制目的
為了進一步提高余姚城市文化品位與生活環境質量,協調城市雕塑景觀與城市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布局,促使以城市雕塑增進和宣傳余姚特色,帶動旅游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制定本規劃。
第二條 規劃依據
本規劃是在《余姚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的框架下,綜合考慮余姚城市空間布局、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綠化、旅游、工業生產、市政交通和社區網格系統,協調各類專業規劃布局,并在吸取《上海市城市雕塑總體規劃》成功案例的基礎上制定而成。
第三條 地位和作用
本規劃是指導本市城市雕塑發展和建設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實施城市雕塑建設、城市雕塑管理的基本依據。用以指導城市雕塑所涉及的城市公共空間的規劃、設計以及城市雕塑的選址、策劃和實施管理。
第四條 規劃期限
本規劃期限至2020年,近期規劃期限至2010年,中期規劃期限至2015年。
第五條 規劃區范圍
本規劃范圍為余姚中心城區和周邊所屬城鎮、新區及景點等公共空間。
第二章 規劃指導思想和目標
第六條 規劃指導思想
立足余姚特色,吸取國內外其他城市雕塑規劃建設的成功經驗,海納百川。圍繞《余姚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精神,緊貼城市發展心聲。
梳理城市文脈,結合城市開放空間,確立城市雕塑布局和雕塑題材,統籌規劃、遠近結合、重點突出、分期實施,著力塑造城市環境、傳承城市文化、創建城市精神。
規劃建設以人為本,城市雕塑空間布局堅持體現景觀的適眾性,內容和形式符合公眾需求的多樣性和審美接受性,雕塑與環境的結合也更加協調性,建設堅持可持續發展性,力求有序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間資源,使城市雕塑與人與環境的自由發展達到一個和諧社會。
第七條 規劃目標
1. 根據余姚市城市發展總體要求和空間景觀總體意向,確定城市雕塑空間分布形態,發揮城市雕塑的審美引導與文化標志作用。通過城市雕塑建設,全面提升余姚城市生活和居住的空間環境品質。
2. 逐步建立以服務余姚特色來開展的國內、國際城市雕塑交流平臺,完善城市雕塑創作制度,形成科學有效的雕塑建設與管理運做機制,全面提升余姚城市整體水平,使余姚真正與浙東古老而又新穎的山水名城形象相匹配。
3. 至2010年近中期建成的城市景觀雕塑初居規模,中心城區和重點場所都已基本完備,以文獻、革命、塑料、模具、楊梅、紅楓等某些特色主題的雕塑交流在全國及世界已有影響,至2020年居住區、工廠企業、學校機關、街頭綠地、體育場館、環城大道等都已全方位的匹配完善,逐步產生若干座體現余姚城市形象的標志性雕塑。
第三章 規劃布局
第八條 規劃布局原則
1. 符合城市整體布局和總體意向
2. 凸現城市人文特色和自然特色
3. 強化城市空間景觀和城市意向
4. 遵循突出重點和分級指導原則
第九條 規劃布局
規劃確定以中心城區和特色城鎮、旅游景點為雕塑分布的重點地區,其它一般地區為兼顧區。總體規劃形成“一道、一環、三江、七園、多點”的雕塑景觀布局結構。
一道:由新建北路和南雷路連成的“南北大道”,為余姚雕塑景觀中軸線。
一環:由東環北路、東環南路與西環北路、西環南路所形成的一條環城景觀大路。
三江:姚江、最良江、候青江的三江優美兩岸。
七園:龍泉山公園、舜北公園、黃山公園(兒童公園)、勝歸山公園、三江口文化休閑公園、體育公園和姚北公園。
多點:余姚博物館、火車站廣場、余姚大廈(龍山商場)對面轉盤大草坪、新建橋西北側噴泉長廊商業休閑廣場、蘭江廣場、舜江樓歷史文化街、會務展示區、體育館、蘭墅橋綠地、市南互通立交橋綠地、跨海大橋(上海——慈溪)至余姚主要景觀節點、中國塑料城、姚北新區、梁弄鎮四明湖畔、革命舊址橫坎頭、三七市鎮、四明山森林公園區、泗門鎮329國道、杭甬高速余姚收費站等地。
第四章 題材分類與定位
第十條 余姚城市雕塑題材分類
1. 藝術文化題材。強調關注當代藝術與地方特色結合,反映自然山水風光、歷史文化、名人、科技、教育、體育、建設等內容。
2. 歷史文脈題材。反映余姚在近代城市發展史、革命史和現代經濟產業發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3. 民俗生活題材。反映當代城市生活場景、文化面貌、民俗風情,描述新時代下余姚的人性之美。
4. 專項特色之最題材。余姚在文化上有華夏遠古文明之最“河姆渡文化”;在環境上有江南獨特的“山、水、城”相依格局;在人杰上素有“文獻名幫,先賢故里”之稱;在近代革命上有著名的浙東紅色基地;在經濟上是全國百強縣市,有中國最大的塑料和模具交易市場,被譽為“塑料之鄉”,“模具王國”;在物產上這里還是“楊梅之鄉”,“榨菜之鄉”和“紅楓之鄉”等等。如此眾多之最,是余姚城市雕塑規劃區別于其他城市雕塑規劃的顯現之處。
第十一條 雕塑題材整體定位
1.“一道”的景觀中軸線:藝術文化題材,反映當代城市文化。
2. 姚江兩岸、舜江樓歷史文化街地區的古城文化景觀體系:歷史文脈、藝術文化題材,反映古城歷史的記憶和水岸文化特色。
3.最良江、候青江等新水岸景觀體系:藝術文化、水鄉民俗生活題材,通過新水岸景觀來體現新余姚的“水清、岸綠、人美”景象。
4.龍泉山公園、余姚博物館、三江口文化休閑公園等文獻與名人雕塑景觀帶:藝術文化、專項特色之最題材,體現“文獻名幫”、余姚四先賢(博物館廣場綠地)給古城文化帶來的博大精深。
5.新建橋西北側噴泉廣場、(新建路、陽明路、舜水南路)商務區和商業廣場的商業休閑景觀群:藝術文化、民俗生活題材,通過時尚、休閑、購物的雕塑形象表現新時代下的姚城繁華面貌。
6.火車站廣場、蘭江廣場、余姚大廈(龍山商場)對面轉盤大草坪、南互通立交橋綠地、跨海大橋至余姚線路等主要雕塑景觀節點:藝術文化、專項特色之最題材,通過門戶、窗口形象體現余姚市經濟、文化、環境、旅游、精神等獨特之美。
7.居住區、舜北公園等居民休閑活動區的雕塑景觀:民俗生活、藝術文化題材,反映現代城市生活、風情文化。
8.歷史文化風貌區和特色名鎮雕塑景觀:歷史文脈、專項特色之最題材,體現河姆渡遺址、梁弄紅色文化、三七市鎮楊梅文化等等的具有濃郁地域內涵的特征。
9.體育館、體育公園等體育雕塑景觀:藝術文化題材,體現城市的運動、健康、活躍生命力。
10.中國塑料城、模具城、姚北新區等產業基地雕塑景觀:藝術文化、專項特色之最題材,體現余姚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代城市步伐。
第五章 近期建設規劃
第十一條 近期建設規劃重點說明
近期建設規劃是在城市雕塑總體布局框架下,結合本市與周邊城市近期發展的重大工程與活動建設來擬定的。本市近期的舊城更新、新區發展,特色旅游等重點工程(主要依據余姚城市近期總體規劃),和周邊的跨海大橋(上海至慈溪)通車、上海世博會、杭州國際休閑博覽會和國際動漫節、寧波國際服裝節等等重大項目與活動所帶來商機與影響,迫使我們必須抓住機遇,有計劃有目的的重點發展。
第十二條 近期重點城市雕塑建設項目表
中心城區
序號
項目名稱或所在區域
1
新建路至南雷路所形成的中軸景觀大道
2
余姚博物館“四先賢”名人像
3
新建橋西北側噴泉長廊商業休閑廣場
4
舜江樓歷史文化街
5
姚江、最良江、候青江兩岸綠地
6
三江口文化休閑區
7
火車站廣場
8
余姚大廈(龍山商場)對面轉盤大草坪
9
舜北公園
10
黃山公園(兒童公園)
11
體育公園
12
會展中心
13
蘭江廣場
14
市南互通立交橋綠地
15
蘭墅橋綠地
16
中國塑料城
市域
序號
項目名稱或所在區域
1
梁弄鎮四明湖畔
2
浙東紅色基地橫坎頭
3
姚北新區
4
泗門鎮329國道
5
三七市鎮楊梅旅游中心
6
四明山森林公園區
7
紅楓生產基地旅游中心
8
跨海大橋(上海——慈溪)至余姚主要景觀節點
9
杭甬高速余姚收費站
第六章 城市雕塑規劃實施管理建議
第十三條 盡快著手《余姚市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法》的編制工作
《余姚市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法》是對余姚市城市雕塑建設管理
的法定性文件,對規范余姚城市雕塑的建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十四條 成立余姚市城市雕塑規劃建設委員會和辦公室
城市雕塑總體規劃的編制是城市雕塑依法管理的前提和基礎,一經審批通過將成為指導城市雕塑建設、管理,以及進一步深化城市雕塑各項規劃的依據。建議政府部門專門成立具有權威管理、協調的城市雕塑規劃建設委員會及委員會辦公室。委員會應盡快組織包括藝術家在內的評審專家小組,并分批組織優秀雕塑作品方案的征集、投標展出評選活動。
第十五條 完善城市雕塑建設資金保障措施
通過政府專項撥款、建設單位自籌、企事業單位資助和社會捐款 捐助等措施,構筑城市雕塑建設資金體系。
城市雕塑建設專項資金帳戶應盡快設立,等劃撥資金基本到位,就能為城市雕塑建設的推動提供了基礎性保障,專項資金應該重點用于提高余姚城市雕塑的水平上,包括雕塑總體規劃編制、重大雕塑建設方案的前期策劃和征集、雕塑方案的評選,以及雕塑交流、研討活動上。
雕塑建設費用也應盡可能采用社會籌集的方式。目前先從近期重點建設項目、居住區開發建設入手,要求建設單位自籌資金用于雕塑建設。同時探索鼓勵企事業單位資助和社會捐款的配套措施,逐步建立穩定持久的城市雕塑建設資金保障措施。
附言
本規劃按照正規文本格式,后附規劃圖紙及概念分析。本規劃僅為建議,有待與余姚市政領導、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進一步探討與深化。
預祝《余姚市城市雕塑總體規劃》早日順利誕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