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的神韻
“八仙”的神韻
“八仙”的神韻
時間:2007-06-18 09:27:00 來源:新民晚報
收藏
>“八仙”的神韻
瓷器收藏講究完美無缺,凡有瑕疵和修補的統稱為“長毛”,多為藏家漠然置之,甚至不屑一顧。但如立足歷史、民俗和審美的角度來看待那些“長毛”的瓷器,往往就會發現這些“長毛”的東西里,包含著藏品“忠于”歷史的基本要素,即:真、善、美。
因此,瓷都博物館也不排除瓷片。這組瓷片是清代中期的青花瓷嵌字吉語匾(福、祿、壽)上的一部分。雖然已殘缺不全,但從其楷書的點、橫、豎、撇、捺等拆散的筆畫可看出七個“仙人”。瓷片中除兩片均為不同表現的何仙姑外,其余分別為呂洞賓、鐵拐李、藍采和、鐘離權、張果老等六仙。雖然還缺韓湘子、曹國舅二仙,但這六仙飄飄逸仙的神韻還是吸引了我。
八仙中名氣與道行最大的“呂洞賓”頭戴道士帽、身背斬妖劍、美須和悅的臉上溢出一股道儒仙家的氣息;與常見“八仙”畫像不同的是“鐵拐李”并非是瘸腿乞丐裝束的那一種,而是腳蹬祥云、慈眉善目的老壽星頭,但拐杖和酒葫蘆正是鐵拐李的“專利”道具;顧盼傳情的“藍采和”雙手執笛、衣衫飄逸,神采奕奕地站立在瑞云之上,給人以仙童凌空之聯想;那位被玉帝封為“太極左宮真人”的鐘離權卻是捋須張臂,一副“雙丫髻常吃的醉顏酡”的道仙模樣;“何仙姑”是“八仙”中惟一女性的化身。兩塊瓷片分別是執蓮駕云的仙姑,和給王母祝壽獻桃的仙姑。仙姑一改常見的潑辣村姑農婦形象,她體態窈窕,神情嫻靜,體現了秀婉清雅的古代仕女之美;“張果老”身著長袍、肩露魚鼓,側身弓背地半露出一張和藹可親的臉龐,給人以慈祥的長者風范。
歷史上從古至今表現“八仙”的圖紋很多,形式和內容大同小異,這組青花“八仙”瓷片發色青翠明快、濃淡相宜,繪畫嚴謹工秀、人物表情細膩傳神,給人以清新雅致、栩栩如生的感覺。從畫工和青花潤色工藝來看,應是瓷藝中的名師巧匠所作。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