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錯誤
收藏錯誤
收藏錯誤
星期天去街里購物,回來時,掏出50元錢付出租車費,司機告訴我這是假幣,心中一驚,真有點不敢相信,向來謹慎的我,怎么會收到假幣?便拿著這張50元錢回家問妻子。妻子從事財務工作多年,對于假幣,她用手一摸,就能識別真?zhèn)巍K?zhèn)靜地告訴我,這真的是假幣。懊惱過后,我決定和妻子一起把這張假幣塑封起來,作為一個奇特的藏品。
塑封這張假幣,就是收藏我人生中的一次“錯誤”,女兒上學后,我為她準備了一個“錯題本”,告訴她把每次考試不會做的或做錯的題收集起來,經常地拿出來看看,這樣,不但能鞏固學過的知識,而且能夠不犯曾犯過的錯誤。
大人們教導孩子如何對待生活,其言十有八九是經驗之談,是從他們曾走過的坎坷道路中不斷總結錯誤所提煉出來的精華,教育別人是這樣,對待自己為人處事也同樣如此。因此,也要在思想意識當中有個“錯題本”,這樣才能少走彎路,不走邪路。
收藏錯誤,就會使人少犯錯誤。人們往往不愿重提自己“敗走麥城”的經歷,這就體現出人性回避錯誤的弱點。其實,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認識不到自己犯錯誤、犯什么程度的錯誤。
錯誤固然讓人忌諱,但錯誤中同時孕育著成功的萌芽。孩提時代,老人們常說:剝奪孩子犯錯誤的權力,就是剝奪孩子長大的機會。小孩子犯的錯誤是小錯誤,正是由于這些小錯誤使他們不斷成熟,長大后不犯大錯誤。
不計較生活中的小錯誤,不經常分析自己錯誤的言行,成功從何談起?平民百姓如此,名人“大家” 亦如此。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大錯誤都是從小錯誤開始的。前不久落馬的“風流才子”李真則引用紅樓夢中的詩句,對自己錯誤的感悟:“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他們犯錯誤并非偶然的,只可惜懂得收藏自己錯誤的時候太晚了,其付出的代價太沉重了,以至于用生命作為收藏錯誤的代價。
越王勾踐不聽大夫范蠡勸告,興師伐吳戰(zhàn)敗,為彌補不納忠言,痛失江山的錯誤,他不忘前恥,臥薪嘗膽。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重振國勢,最后滅亡吳國。越王勾踐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讓人津津樂道的成語故事,也是把錯誤當藏品的深刻思索。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