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花報春
香港回歸花報春
香港回歸花報春
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的日子,海內外炎黃子孫都感到無比興奮和自豪。當時許多藝術家揮筆作畫以示慶賀,因而涌現出了許多喜迎香港回歸的美術作品。其中,關山月的國畫《香港回歸梅報春》,因以梅花借喻對時代、對祖國、對香港繁榮的期望與頌美而受世人矚目。欣賞這幅畫作,不僅有一股火熱的生機撲人眉宇,更有一縷浮動的清香沁人心脾,屬喜迎香港回歸美術作品中的精品之一。目前,該畫已被國家美術館珍藏。
國畫《香港回歸梅報春》是1997年元月,時年85歲高齡的關山月先生創作的一部力作,畫幅為137厘米×89厘米。在這部作品里,畫家的筆墨老辣雄健,色彩愈加強烈,畫風愈加粗放簡略?;ǖ臍鈩?,已把冰雪消融殆盡,看到的只是紅枝托日,花海流春。欣賞此畫,人們不禁聯想到,從1841年英國武力侵占香港開始到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的一個半世紀,中國經歷了晚清時期、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時期,特別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宣告了半殖民地時代的終結。1997年7月1日,我國根據“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終于實現了香港的成功回歸。
這段歷史也點燃了畫家的創作激情,作為與梅花結下了不解之緣的關山月,自然首先想到的是要通過畫梅的方式來表達。通過梅花表現作者的感情和時代精神,不是單純客觀的描摹,而是有主觀的東西在里面。像畫作中的主圖,畫家立意新穎,以梅花的老干比喻富強壯大生機勃勃的祖國,從枝頭梅花的新蕊象征與祖國根枝相連的香港。畫面上那一輪冉冉上升的紅日不僅融化了象征一百多年前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 不平等條約的冰雪,也表明回歸后的香港將同祖國一道朝氣蓬勃、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在藝術技巧上,畫家用現實主義手法表現出浪漫主義的情調。整體墨色厚重潤澤,梅枝鐵骨錚錚,立體感強,具有恢宏之氣。特別是畫家“香港回歸梅報春”的題詞與畫面氣勢相契合,使人們從作品中汲取到力量,激發起愛國熱情。
值得一提的是,半個多世紀漫長的從藝生涯,關山月歷經風雨,以不懈的努力,始終不渝地堅持面對現實、面對生活的創作原則,用自己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一個藝術家對社會、對國家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他的作品不僅記錄了時代的風云變幻,也記載著他對人生的嚴肅思考。作為第二代嶺南畫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對民族藝術的發展投入了極大的關注并且傾注了畢生的精力,在中國畫的傳統與創新、時代與風格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成為20世紀美術史上令人矚目的一章。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