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作品展
新疆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作品展
新疆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作品展
10日下午,2007年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作品展在烏魯木齊博物館一樓展廳開展。
這個攝影作品展是“自治區2007年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自治區文化廳主辦,新疆藝術研究所、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烏魯木齊市文物保護管理所承辦。展覽所展示的內容,分口頭文學、表演藝術、手工業技藝、民俗活動及禮儀、民間競技等類別。270余幅題材多樣、形象生動的攝影作品,反映了新疆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多彩的面貌。
據悉,此次展示的作品大多由全疆各地的攝影工作者及愛好者提供。展覽截止到6月15日。
新疆且末車爾臣木卡姆藝術文化遺產日上演
天山網訊(通訊員龔李義報道)6月10日,由且末縣文體局、且末縣木卡姆傳承中心精心編排的文藝節目在縣昆侖廣場上演,來自全縣的25名民間藝人參加了演出,據悉,他們中間年齡最大的已有70多歲了。“這是且末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專場宣傳演出”。且末縣副縣長迪力努爾介紹說。據了解,國務院規定,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展十分順利,今年2月,且末有兩項民間藝術成功列入新疆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前,我縣正積極籌備國家級申報工作。”且末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趙文紀介紹說。據了解,今年是且末文化發展年,且末縣木卡姆傳承中心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已掛牌成立。
新疆11位民間藝人成“國寶”
天山網訊(記者溫麗娜報道)6月9日,226名當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名單出爐,新疆申報的11名民間藝人全部當選。
據了解,這226名當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涉及民間文學、雜技與競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等5大類134個項目。今后,文化部將繼續分類、分批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據自治區文化廳社會文化處馬迎勝處長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必須能夠完整掌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或特殊技能,并在該項目中具有代表性、權威性與影響力,還能積極開展傳承活動,培養后繼人才。馬迎勝表示,這些老藝人都是“國寶”,但他們大都年事已高,如果不加以保護和傳承,很多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可能會失傳。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