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件國寶級書畫在南博展出
80件國寶級書畫在南博展出
80件國寶級書畫在南博展出
時間:2007-06-12 09:13:00 來源:
名家
>80件國寶級書畫在南博展出
全江蘇只有一件的趙孟頫 《臨蘭亭帖》,元代山水畫四大家黃公望的《水閣清幽圖》、倪瓚的《叢篁古木圖》、吳鎮的《松泉圖卷》、王蒙的《竹石圖》、唐寅的《吹簫仕女圖》……經過一年的準備,來自南京博物院、蘇州市博物館等全省各家博物館珍藏的80件國寶級書畫作品,今天將在南京博物院免費展出。專家介紹說,這次算得上是江蘇國寶級書畫的一次總動員,參展的作品全都是江蘇籍的書畫名家的作品,這些作品隨便拿出來一件都是價值千萬的寶貝。
元代山水四大家,700年后會合
王蒙、吳鎮、倪瓚、黃公望是元代著名的山水畫四大家,但要讓他們的作品匯聚在一塊展出,專家直呼難。據了解,目前,我國只有故宮博物院收全了元代山水畫四大家的作品,其余的博物館都收藏不全。而這次展覽,則讓江蘇的這四位元代山水畫家的作品在700多年后來了一次大匯合。專家介紹說,黃公望、倪瓚、吳鎮三人的書畫作品都是龐來臣在上世紀60年代捐贈給南京博物院的。
《臨蘭亭帖》,全江蘇僅此一件
趙孟頫的《臨蘭亭帖》擺放在展廳最里面,紙張講究,字跡圓潤、平滑,整件文物看上去并不長,卻珍貴無比。據了解,全江蘇省就只有這么一件作品,是蘇州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此次是第一次來南京展出。
至于趙孟頫和王羲之的字有啥區別,南博的專家說,趙孟頫讓王羲之的字體變得更加平滑,后人更容易學。實際上,今天人們臨摹王羲之的字體,都不是王本人的字體,而是經過趙孟頫改變以后的字體。
《吹簫仕女圖》,唐寅晚年的寫照
沈周的扇面,文征明的《萬壑爭流圖》,祝枝山的大幅字,唐寅的大幅《吹簫仕女圖》……這次展覽,除了元代山水畫四大家的作品首次匯集在一塊外,明代江南四大才子的作品也匯總到了一塊。尤其是唐寅的《吹簫仕女圖》更是堪稱國寶,平時要想看到它:難!
專家說,這幅畫有點像是唐寅晚年對自己的寫照,他無助而又無奈,惟有以那委婉的簫聲(畫)來自賞自慰。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