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級投資藝術品 那為歲月記時的古董表
重量級投資藝術品 那為歲月記時的古董表
重量級投資藝術品 那為歲月記時的古董表
時間:2007-06-12 09:03:00 來源:市場報
收藏
>重量級投資藝術品 那為歲月記時的古董表
古董表 資料圖片
古董表作為一種重量級的投資藝術品,其珍貴性、裝飾性、功能性、品牌性、全球性使其占盡天時地利。一款精美的古董表就是一件藝術品,無論是獨樹一幟的設計制作工藝,還是機芯的復雜安裝都能吸引全世界的收藏者。
古董表的收藏價值
古董表的收藏價值,一般以五個方面來評估:款式、外形、牌子、年代及機芯的完好狀況。表的復雜功能也是升值的條件之一。比如:日月星、月相功能、萬年歷、轉速計、擺動計、測探計等。
古董表收藏熱,起步于1985年,在此以前,無論是懷表還是手表,都只是一種計時器,在市場上只是貴重商品,與所有的機械產品一樣。但到了1985年,古董表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人們驚訝地發現,美國紐約的名流和好萊塢的明星們手上戴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古董表,并引為時尚。于是這種懷舊潮從美國涌向日內瓦、巴黎、倫敦、東京、中國香港……據拍賣紀錄及經營商的銷售資料表明,古董表當年的市場價格比前一年的1984年上漲了30%至35%,巨大的潛在市場令世界收藏界刮目相看。當年日本石英表風靡全球,沒有人顧及古董表的風采。古董表一旦從人類最貼身且最實用的寶物,一躍而成為收藏對象時,巨額資金便殺入進來。20多年來,古董表收藏投資熱一浪高過一浪,如日中天。1988年,美國紐約蘇富比公司成功地舉辦了一場古董表專場拍賣會,被拍的是美國現代藝術家安迪華荷遺存的200多只手表,其中名表如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勞力士、歐米茄等,它們的成交價高出估價的二、三倍。表殼材質最為珍貴的是鉑金,依次為18K金、14K金、9K金、銀、包金、包銀、鋼等類別。而K金中又以紅色金最為珍貴。此外,同等條件下,異形手表比常規手表要值錢,比如方殼的要比圓殼的貴,長方殼的又比方殼的貴,三角的就比方形的貴。
古董鐘表價攀升
“窮玩車,富玩表”。高檔名表當成為買家炫耀身份的時尚奢侈品時,表的作用就已不僅僅是計時方便,更成為買家地位、身價的一種體現。目前,比較著名的有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愛彼、寶珀、萬國、伯爵、卡地亞、積家、勞力士、芝柏等品牌,這些名表擁有的高質量機芯及經典外型,不僅給買家帶來身價體現,更使名表成為有歷史價值和收藏意義的藏品。每年瑞士各品牌手表都會有5%至10%的提價。2006年在瑞士品牌提價的帶動下,名表的拍賣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2006年佳士得拍賣會上,一款型號1463的百達翡麗不銹鋼計時腕表,拍出了91萬港元的高價,另一款伯爵女裝18K金鑲鉆石橢圓形鏈帶腕表以258萬港元的高價成交。1933年美國一位銀行家向百達翡麗定制了一塊手表,這只表擁有900多個部件、24種功能,且能精確走時至2100年,堪稱世界上最復雜的手表。事隔66年,這塊歷時8年才“磨”成的手表以1100.25萬美元縱橫拍場,打破了1998年一只“18K金萬年歷三問袋表”創造的1960萬港元紀錄。
古董鐘表歷史
詳盡地了解可供收藏的各種手表、懷表的品牌、設計與演變后,我們會發現,早在國內市場,知名的勞力士、歐米茄、梅花、英格兒、西瑪、浪琴等品牌表并非現代時尚表的代名詞,它們都具有悠久歷史的淵源。世界十大古董表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愛彼、寶璣、萬國、伯爵、卡地亞、積家、勞力士與芝柏品牌中,也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古董,其中最年輕的是國人皆知的勞力士,它建廠于1905年,即我國清光緒31年。歷史最悠久的江詩丹頓,建廠于1755年,相當于我國清乾隆20年。世界第一名表百達翡麗,建廠于1839年,但這些名廠家都在傳統設計基礎之上,開發時尚表和時裝表。
西洋古董座鐘已有500年的歷史,懷表出現至今也400年的歷史,手表普遍使用才100年的歷史,它們都是伴隨著工業革命而發生、發展的,西方人編寫的《鐘表年鑒》、《表匠名冊》、《官方抽稅簿》完整記錄了主要品牌的歷史和特征。
國際上古董表價值連城,以百達翡麗為例,一只20世紀50年代的萬年歷表在上世紀80年代初售價僅為1萬美元,1987年升至5萬美元,1988年又躍升為8萬美元,1989年突破了10萬美元大關。當時間已經進入到21世紀的今天,百達翡麗表再次刷新了古董表的世界拍賣紀錄。
手表收藏重品牌
手表收藏,首先應講品牌。品牌越大,收藏價值越高。像消費者評選出的世界十大名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品牌在市場的認知度。同一品牌的手表,年代越久遠、數量越少,升值空間越大。但這并不是說現代手表就沒有收藏價值了,具備精品要素,而且又是限量版的手表同樣具有升值潛力。國內每年都會在春、秋舉辦兩次京、津、滬、穗拍賣會,時有高檔古董表露面。1998年,北京拍出一對“伯爵鉆石情侶表”,以底價8萬元成交,香港鐘表迷驚呼“天漏”。初涉古董表的收藏者,選擇上世紀3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后期的歐洲名表潛力很大,投資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出品的國產手表也不失為一個經濟有效的途徑。真、精、新的古董表在國內收藏市場還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