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來襲 股民轉身變藏家
收藏來襲 股民轉身變藏家
收藏來襲 股民轉身變藏家
時間:2007-06-12 09:01:00 來源:競報
收藏
>收藏來襲 股民轉身變藏家
 |
樓市、股市獲利后,收藏市場會成為下一個投機天堂嗎?
收藏市場最近的“火暴”讓劉先生大吃一驚。去年底,他在朝陽門附近一處畫廊看上了一副當代書法家的對聯,叫價1萬多元,劉先生猶豫再三,決定看看市場再定,然而,當他今年6月5日再去看時,卻發現這副對聯的身價竟然接近3萬。劉先生問畫廊老板為什么漲得這么快,得到的答案是:今年資金充足了,買家多了,貨價自然上抬。
哪里來的新買家?據了解,去年瘋漲的股市分流了收藏市場的大批資金,導致了該市場一次寒流入侵,然而,隨著在股市獲利了解人數的增加,藝術品市場的資金重新開始充裕起來,很多股民開始有意識地尋找下一個投機的機會,日漸興起的收藏市場成了他們部分人中重點關注的領域。
股民 獲利出逃 尋找理財新渠道
從去年開始炒股的何平,在股市大跌的第一天,把所有的股票都賣了,“股市的風險越來越大,雖然以后可能還會繼續上行,但空間應該有限了,所以我決定先出來,以后有機會再說。”而兩天后,她就出現在北京匡時拍賣現場。“感覺最近藏市也很有前景,所以先來探探路,看看能不能投資在一些藝術品上。”雖然何平從來沒有涉足過收藏市場,但像股市一樣,收藏界許多一夜暴富的神話深深吸引著她。
從2001年開始投資玉器的沈先生有著類似的經歷。去年股市開始一路高漲,沈先生直言在股市上收益頗豐。他表示,收藏的玉器也因為行情一路看漲,所以他舍不得將收藏精品出手,只脫手了幾件不是很喜歡的,得來的資金后來也投入了股市。
不過最近,沈先生又把一些股票換成了玉器。“現在我在股市里賺的錢一半都拿來買玉,因為股市的行情不會這么一直好下去。而翡翠、白玉這些稀缺礦石資源由于不可再生,今后還會大漲。”沈先生表示,和房產、股市相比,藝術品投資可能更加穩健,并具有長期性。
畫家 趁熱打鐵 力攬浙商
曾有人說,市場的資金將會流向哪里,只要看看浙江人在投資什么就可以。精明的浙商創造了樓市的神話,去年股市上漲之初,浙江的開戶數又先于全國開始猛增。正因如此,許多畫家已經把目光盯在了有錢,又有眼光的浙商身上。據一份義烏地方報紙報道,近段時間來,義烏書畫收藏市場人氣日漸趨旺,全國各地的書畫名家紛紛來義烏開辦個人畫展,6月3日西湖畫院副院長鄭竹三的個人畫展剛剛落幕,受中國書畫研究院院長力薦的國畫名家童和平個人畫展6月5日又在梅湖會展中心高調開場。而這些書畫名家,大都是沖著義烏充裕的民間資本和強大的購買力而來。
早在今年三月中國嘉德四季拍賣的現場,記者就已經發現了浙江游資的身影。在年初市場前景不明,正是藏市入市的良好時機,一些浙江游資就開始慢慢進入了這塊市場。義烏一位書畫收藏者證實了這種說法:近段時間由于股市連續暴跌,很多市民手頭的閑散資金開始重新從股票市場轉入書畫收藏市場,從年初開始低迷的書畫市場也逐漸開始“熱”了起來。“股票的連續暴跌,讓很多投資者的投資意向開始恢復理性,書畫市場成為了民間資本充足的義烏投資者的首選。
拍賣行 市場新資金涌入跡象明顯
“今年春拍,我們發現了兩類買家的增加。2005年書畫市場猛漲之后,一些買家覺得市場充滿泡沫因而暫時退出,今年,許多人又重新出現在拍賣現場。另一類就是以前未曾見過的新面孔,據我了解,有不少是從樓市、股市中獲利后成為新的收藏者。”中國嘉德中國書畫部經理胡妍妍告訴記者。
從去年秋天開始,當代藝術品的價格以極快的速度向上攀升,其中一項重要原因就是新入場者的追捧。業內人士表示,當代藝術相對門檻較低,造假者也少,與購買古畫、古董、瓷器器物相比了解也相對容易,因此成為初入市者較好的選擇。不過專家稱,正因為資金比較活躍,這個市場充滿投機機會,但風險也相應上行。
業內人士表示,藝術品市場的走勢由很多種因素決定,股市的冷熱與藝術品市場并沒有直接的關系,但資金卻是決定市場方向的一項重要因素。
歷博拍賣行負責人劉源說,“所謂盛世收藏,人們手里的資金越多,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具有收藏藝術品的意識,市場也會隨著越發火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收藏品都會被資金追捧,從今年幾場大的拍賣來看,精品的價格越來越高,但低端藝術品并沒有回暖。”
據了解,由于大資金對精品的青睞,收藏市場的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明顯。
業者 第五輪收藏熱來襲 不是全民的游戲
經歷了去年短暫的調整,今年藝術品市場強力反彈,拍賣市場出現了一派繁華景象。據了解,黃金周前一個月,全國17場藝術品小拍紛紛露面;黃金周后兩個月,全國48場大拍洶涌而來,甚至出現一天6場大拍同時進行的盛況。藝術品市場吸引了大量投資者,業內有人稱,這是繼北宋、晚明、康乾、民國時期以來的第五輪收藏熱。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拍寶”、“藏寶”隊伍中來,進行藝術投資。據中國收藏家協會統計的數字,中國目前有7000萬收藏家,而且每年仍以10%~20%的速度在發展。藝術品收藏的高回報率,讓很多從未涉及此領域的人將一夜暴富的夢想寄托于此。數字顯示,近年來收藏藝術品的年平均投資回報率是26%,如此高回報的持續收益往往創出天價數字,將場外資金不停地吸引進來。
然而,業內人士表示,資源的稀缺注定了收藏本應是小眾市場,如果全民收藏,結果定是90%的人買贗品,因為真的古玩精品數量太過有限,往往是幾件好的東西,在拍賣會上傳來傳去,一年比一年瘋漲。“最珍貴的文玩一定是在大企業家手里流傳,普通收藏者,特別是初進入者很難買到真正有升值價值的東西。”一位資深藏家說。
收藏名家馬未都說,“在古玩界,‘撿漏’的事的確有,只是很少,倒是‘打眼’的事情時有發生。幾年前曾經有一位重慶商人請我們去鑒定他收藏的瓷器。我們鑒定之后非常驚訝,發現這些他花了2000多萬元買來的‘寶物’,竟然沒有一件是真的。現在不少民間收藏者在沒有任何專業知識的情況下,就進入收藏品市場,往往會蒙受不必要的損失。所以我建議收藏愛好者,不要輕信‘撿漏’一夜暴富的故事,收藏要多學習,多接觸真品,或者接受專家培訓,然后再進入‘淘寶’行列,這樣才能減少投資風險。”馬未都表示,對于不懂得專業知識又想投資藝術品的人來說,最好的途徑就是利用專業的經紀人。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