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07春拍會——中國書畫
保利07春拍會——中國書畫
保利07春拍會——中國書畫
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中,徐悲鴻、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黃賓虹、潘天壽、吳昌碩等藝術大師的精品云集。李可染的《漓江勝境圖》是目前國內已發現的李可染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雨勢驟晴山又綠》及《牧牛圖》均為其“看山圖”題材中難得的精品。
徐悲鴻依然是今年保利春拍的主打,創作于1941年,后贈給愛妻廖靜文女士的《紫蘭》,無論從題材、技法、還是寓意上都極富感染力,堪稱徐氏極品之作,對于愛妻那份纏綿悱惻卻又含蓄綿密的感情在畫面中得到了充分地釋放。一批徐悲鴻舊藏,如任伯年、黃君碧、趙少昂、齊白石等大家精品也亮相拍場,其中任伯年的十開絹本花鳥冊頁、齊白石的花鳥蟲草冊頁都是難得一見的精彩筆墨。
傅抱石先生的《梧陰消夏》創作于1942年,鈐有“文基珍藏”印,是香港著名收藏大家郭文基先生的得意珍藏。圖中畫一老畫家坐于樓上,兩手抱膝,眼望桌上畫紙在苦思冥想,準備構圖作畫時的情狀。庭園內兩棵大樹,一株棕櫚,枝繁葉茂,互相穿插,將兩層的小樓,掩映其間,忽隱忽現。雖處理難度很大,卻都能合乎法度。樓上樓下,寬闊敞亮,室內陳設雖很簡單,案上筆墨紙硯、水盂鎮紙、色盤筆筒等繪畫用品,一應俱全,刻畫得十分細致。
近現代部分中的成扇專場頗引人注目。紈扇因不易保存,流傳下來的成扇極為少見。本場數十把紈扇系滬上包氏所藏,多為民國舊物。數量最多的還數近現代名家的作品。以齊白石、傅抱石領軍的南北兩派畫家精品迭出。齊白石的一把成扇中“恥共簪花笑倚門”的老人憨態可掬,另一面為白石書法。傅抱石的松下高士亦為本人書畫合璧,上款人為齊燕銘,書畫雙絕,均為難得一見之精品。
與去年相比,古代書畫專場增加了數件宋元作品。馬遠(傳)《溪山無盡圖》為絹本手卷,以水墨淺絳寫江南四季景色,布局多取近景,突出崖岸,山石作大斧劈皴,方硬有棱角。山峰林立、云霧彌漫,清幽秀俊的江南景色成為一個整體呈現于畫中,有著詩意般的意境。元代作品有楊維楨《草書七言詩》軸,為存世品相最好,尺幅最大的作品,且經羅振玉、袁寒云、 朱光等收藏。楊仁愷先生在《國寶沉浮錄》中亦曾提及。趙孟頫的《漁舟問答圖》,此作有董其昌題跋,曾為明代著名鑒藏家華夏所藏。
明代吳門畫派對明清中國畫的發展影響深遠,本次匯集了吳門畫派中最知名的畫家作品。文徵明《吳山秋霽圖卷》為書畫合璧,畫幅描繪西湖南岸的吳山之秋景,書法為隸書杜甫《秋興八首》。這件作品流傳有序,曾為項元汴收藏,后流入清內府,卷中鈐有乾隆和嘉慶諸鑒藏印及其他藏家之印,同時著錄于《石渠寶笈三編》。唐寅以其傳奇的身世而成為古代失意文人的一個典范。本場推出的兩件作品,一為《墨梅圖》卷,清逸妍雅,不染纖塵;一為《疏影橫斜水清淺詩意圖》,畫風遠法宋元水墨,近師沈周寫意,以淡墨淺絳畫折枝寒梅。沈周《江湖餞別圖》為寄友之作,有五次著錄。此外,仇英《仿劉松年山水》、徐渭《富貴平安》、陳洪綬《南極老人圖》、侯懋功《青卞隱居圖》等也格外引人注目。
清“四王”中,王鑒的作品極難購求。《仿黃子久山水圖軸》畫上長題詳言其創作經過,是數十年深研大癡作品,融會貫通,心手相應之后的得意之筆。此作為民國時期著名的收藏家蔣轂孫的舊藏。乾隆御臨蘇軾《中山松醪賦》,以其宮廷原裝裱、宋藏經紙所書,小巧玲瓏,當為弘歷袖中秘玩之物。“揚州八怪”之一李蟬的《花鳥冊頁》,水墨肆意縱橫,為匠心獨具之作。八大山人在近年藝術品市場上一直是個熱點。本場有其《松竹梅圖卷》,書畫合璧,洋洋百余言,穿插于疏影橫斜之間,別具妙味。
中國當代水墨書畫專場中賈又福的《洗禮圖》,石齊的《佛心圖》頗為可觀。《踏雪覓春》是馮大中近年完成的工筆精品,在這張作品中,畫家在技法上更加嫻熟,設色較早期作品更加淡雅。徐累作品《無題》中,一只飛鳥企圖掙扎著飛躍過無比堅硬的墻,微弱的光芒反射出飛鳥的背影似乎很強大……而這一切卻都掌握在異度空間的三只椅子中。龍瑞、劉大為、徐樂樂、江宏偉、王墉等也有佳作呈現。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