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旅書法名家張濟海
軍旅書法名家張濟海
軍旅書法名家張濟海
時間:2007-06-09 16:19:00 來源:
名家
>軍旅書法名家張濟海
墨涯
在書畫界,對張濟海先生的大名,早有耳聞,愧一直無緣謀面請教為憾。
兩年前一次到藝友家做客,品茶、談藝,興致未盡然,抓起毛筆,便像耍猴一樣在宣紙上揮了一個籮斗大的“龍”字,旁觀的朋友笑言:“你的榜書行氣尚可,就缺乏自然骨力與磅礴的氣勢,你看看人家河北張濟海寫的‘龍’字,那才叫氣勢磅礴呢”說畢,他從書架上取了一張書法復印件給我看。
我眼睛一亮,被張濟海先生這幅“龍”字震撼住了。他的榜書,不但筆法嫻熟,更難得的是獨字能成章,法度嚴謹,布局協調,行筆與提按每筆均做到骨力張顯、收放自然,通篇一氣呵成,氣貫如虹。寫字的人都明白,寫幾個字倒可以,可在一張4尺以上宣紙寫一個大字或者寫幾百個小字那是不簡單的,沒有深厚的書法功底與嫻熟的創作技法是很難寫出好字的。而張濟海的書法給我第一印象就是他的榜書很有特色與個性,用朋友的話來形容就是:“鐵筆銀鉤、閃電雷鳴、氣勢如虹、排山倒海”。
回家后,我在網上輸入“張濟海”三個字搜索了一下,頁面上便跳出10頁2000多篇章字節關于張濟海先生書藝、生平等文章報道。在他個人官方網站上,看到了他各類書體的作品,無論是幾尺的榜書還是蠅頭小字,每幅作品均是筆力老辣、瀟灑自如,真是大飽眼福。欣賞罷張濟海先生每幅大作后,才知道他是個書法“萬能表”。對于楷、行、隸、篆、碑他都精通與擅長,只要你不看落款,在他的楷書、隸書、榜書間作對比,你根本無法認出就是出自他一個人的手筆。在這幾種書體中,張濟海先生的筆墨語言與筆畫技法都能做到匠心獨具、駕輕就熟的良好把握,并根據不同書體的表現手法寫出不同的內涵,這十分難得。可見張濟海先生對書法的創作與研究所下的功夫不是一般書藝者能做到。
懷著對張濟海先生書藝的崇敬之情,我把他的網站放到電腦收藏夾里。
在此之前,我對張濟海先生并不十分了解,只是在與藝友相聚聊天中,時常聽到他們對張先生書法的一些評論,通過網站資料查詢與拜讀多篇關于他個人的評論文章后,才知道他是位才華橫溢、德高望重的軍旅書法家與軍校碩士導師。
了解越多,敬畏之心越重,這是人之平常心理。作為書法愛好者,面對這樣一位大家,我曾有幾次動筆寫信求教之念,但都沒有勇氣把信寄出,班門弄斧的膽怯總怕他人貽笑大方。直至去年,在我創辦《墨涯書畫報》時,我斗膽給張濟海先生寫了封邀請函,想不到十天后,便收到他給小報賦題的刊名與幾幅精品大作,實在令我感動。
得到一位從未見面的師長、前輩的嘉惠與支持,那真是我的榮幸與福分。
之后,又欣喜得到張濟海先生為小報資助的各類書體與不同風格的7幅大作,對他的傾情相助與仁德,我無以言謝,只在小報上為他做了一期小小的專版報道,以表對張先生的一片敬仰之心。
除了慚愧之外,我不知道如何感激張濟海先生,在得知他的大作多次參加北京高檔次的拍賣會上以高價拍賣成交的消息后,我都不能及時給予報道,深感內疚。
今又獲喜訊,在4月13日至16日,張濟海先生應邀參加了由北京榮寶齋精品畫廊和北京藝如天地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中國當代實力派書畫邀請展"。
據報道,應邀參加此次書畫邀請展的十幾位實力派書畫藝術家,分別來自廣西、福建、北京、河北、天津、浙江、四川、湖南等地。在邀請展開幕式上,書畫家們當場揮毫潑墨,其嫻熟的技法和扎實的功底讓觀眾大開眼界。張濟海先生的書法作品遒勁、灑脫、大氣,渾厚的風格格外引人關注,深受到會的專家、學者的一片好評。他所參展的五幅書法作品在短時間內便被收藏家們訂購一空,這是張濟海先生實至名歸的社會認可。
在此,我只能對張濟海先生道一聲祝福:愿張老師身體永遠健康、書藝長青!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