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接“集郵”這面旗
誰來接“集郵”這面旗
誰來接“集郵”這面旗
《孔融讓梨》選擇“六·一”兒童節這天亮相,很明顯這是專為中國兒童發行的一套郵票。但沒有一定門路,沒有一定財力,即便是老郵人(非預訂戶),也很難在發行首日把郵票拿到手,更別說試圖進入集郵之門的孩子了。
此話怎講?道理很簡單,因為孩子們不是新郵預訂戶。而不是新郵預訂戶,想隨隨便便就在郵政窗口買到新郵,尤其中小城市實在是難事,鄉下更不必說了。
雖然發售方承諾“預訂和零售并舉”,并“增加小本票的零售”,但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能看到“新郵敞開供應,郵人擇郵而購”的和諧局面。新郵“孔融讓梨”可以分為3個類別:單套票,2枚相連,面值2.40元;小版張,全版10套20枚,面值24元;小本票(不干膠),售價9.60元。如果說單套票發行還有一定銷售的話,那么后兩個品種,在柜臺就絕不可能見到蹤影。特別是不干膠小本票,前期沒有露過臉,是新推出的郵品新形式,市場肯定會有一番熱炒。價在何方,不知道。巨大的利潤空間在誘惑,地方集郵公司即便有售,會隨隨便便把它擺上郵政窗口?如此看來,孩子們想要與新郵“孔融讓梨”零距離親密接觸,并由此走上集郵之旅,就必須先補“集郵經濟”這堂課。只有“集郵經濟”這門課及格了,才能領會“集郵文化”的深刻內涵。
“集郵經濟”這門課,應該由中國集郵總公司主講。因為兩枚套的《孔融讓梨》,經他們一策劃,就生出了許多高附加值的郵品。最便宜的是首日封,貼《孔融讓梨》全套郵票,售價3.10元;最貴的是禮品冊,售價85元。內插郵票1套2枚,小本票1枚,8枚版個性化版票1版,明信片2枚,光柵明信片1枚,紀念張1枚,并附聯吸鐵石拼圖和光盤;次之為珍藏冊,其中A款45元,內有《孔融讓梨》郵票,“司馬光砸缸”郵票,古代故事個性化版票6版,個性化版票6枚。B款58元,內有郵票1套,小本票1本,單枚版個性化郵票版票8版,8枚版個性化不干膠版票1版;另有絲織封,8.40元;連票折9.80元。如果將這些郵品配齊,需要209.30元。想想看,一套面值2.40元,能生出如此巨大的附加值,不就是一堂生動的學費昂貴集郵經濟教育課嗎?
沒有一定財力,沒有一定門路,專為孩子們發行的新郵《孔融讓梨》,孩子們買不到。買不到郵票對于孩子們實在算不了什么,校園門口有的是包括“殺人日記”在內的稀奇古怪的玩藝兒,為什么非要在“集郵”這一棵樹上吊死!而專為孩子設計的兒童題材郵票,到不了孩子們的手上,就談不上對青少年集郵愛好培養。
“集郵要從娃娃們抓起”,而孩子們卻因種種障礙不得入集郵之門。長此以往,集郵斷代自是必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