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菲首飾藝術研討成果顯著
滕菲首飾藝術研討成果顯著
滕菲首飾藝術研討成果顯著
時間:2007-06-07 11:07:00 來源:中國藝術新聞網
資訊
>滕菲首飾藝術研討成果顯著
 |
2007年6月1日星期五,滕菲首飾藝術研討會在798藝術區3818庫內韻畫廊隆重開幕。著名批評家殷雙喜先生主持了這次研討會,出席這次研討會的有中央美術學院譚平、曹力、喻紅、邵亦揚,今日美術館館長張子康,著名的當代藝術家岳敏君、朱金石等。
在研討會上,殷雙喜提到現代中國的首飾設計還大多停留在大規模生產階段,對于不同受眾沒有區分對待,沒有充分考慮到人的需求,而滕菲的作品是在充分利用自身經歷、自身對社會的體驗、感悟基礎上制作出來的,首飾的制作是時刻圍繞人為中心的。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滕菲對于人生、對于世界的看法,這些首飾作品也是滕菲的真情流露。
著名當代藝術家喻紅在看完滕菲的作品后,特別強調了首飾所體現出的一種觸摸感和訴說感。首飾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首飾,而是創作主體感情的外在化身,創作主體已經賦予了這些首飾生命,它們具有獨特的個性,一種不雷同于任何首飾的一種特性,好像每一件首飾都在訴說著自己的一段經歷、一段歷史,同時也向我們訴說著自己的情感。首飾已經成為了滕菲感情的真實寫照。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譚平認為,滕菲的首飾注重的是精神,注重的是人的內在的真實情感。在當代物欲橫流的社會現實中,首飾已經成為人們彰顯身份的符號,人們更多的是追求首飾的貴重與華麗,而忽略了人的內在需求。而滕菲的首飾正與大工業化的背景相反,它強調了人性的回歸,回歸到以人為本的理念當中去,開始引導當今的人們開始關注人性本身,關注自身。正如國內實驗藝術帶頭人呂勝中評價說:“滕菲設計的首飾基本上是帶有觀念性的,或者說是實驗性的一種首飾。首飾這種樣式,是帶有實用性的,她在實用性當中尋找一些觀念的表達,這個方式非常有意思。實際上,又反過來對首飾的式樣起到推進的作用……通過首飾產生一些理念的一種表達,比方說有“頭發”做成的首飾,因為非典的時候,她每天梳理都掉頭發,對此產生一種記錄,我覺得這已經不光是一個女孩子的裝飾了,而是通過裝飾表達自己的一些情緒,包括人生的感悟、自己的觀念。”
在此次的研討會上,與會的藝術家、評論家對滕菲作品進行了評析,同時也對滕菲作品中所暗含的一些問題作了討論。當代藝術的功用何在?在這個問題上,大家的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與會的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當時藝術最大的功用就是解放思維,它為人們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圖案、色彩組合、造型方式,人們的思維方式不再拘囿于原來的思維方式,它給人們提供了更大的思維和發展空間,藝術永遠是無窮盡的。
此次研討會的召開,是對首飾的一次重新闡釋,也是首飾的一次重生、蛻變,人們對于首飾的認識也開始豐富起來,首飾又重新開始關注人的本性、人自身。此次研討會的召開對于首飾藝術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對當代藝術的一種拓展、深化、發展。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