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蠟染藝術傳承后世是每位蠟染藝人的心愿
蠟染是我國古老的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在珙縣羅渡苗族鄉,蠟染藝術已有400多年歷史。時光流逝,如今不少民族藝術已漸行漸遠,但在這片大山坳里至今仍有一批苗族老人用祖祖輩輩相傳的手藝堅守著這個民族瑰寶。居住在該鄉槽門村,今年60歲的王麗紅老人便是其中一位。
王麗紅幼年起從師羅渡蠟染老藝人。在蠟染制作中,她傳承了圖案不打樣、全憑自身構思和當場靈感;所做作品畫工精湛,花紋細致、均勻,密布全幅、圖案多屬世代相傳等當地蠟染手藝。在近半個世紀的蠟染人生中,王麗紅老人為珙縣、云南威信等地苗族同胞蠟染,百褶群布料近1000米,將具有羅渡鄉地方特色的苗族蠟染工藝發揚廣大。
王麗紅正在晾曬蠟染完工的花布,采草藥漬染繪圖白布,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
王麗紅正將蠟染好的一塊藍布進行去臘處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