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教材與非動態的把握之間——《中國藝術市場學》的寫作有感
動態教材與非動態的把握之間——《中國藝術市場學》的寫作有感
動態教材與非動態的把握之間——《中國藝術市場學》的寫作有感
時間:2007-06-04 09:19:00 來源:
名家
>動態教材與非動態的把握之間——《中國藝術市場學》的寫作有感
藝術品市場學與藝術市場管理學的教材,在目前一是沒有分得清楚,其根本原因也在于這方面的學者太少的緣故,其根本原因在于:
首先,藝術品市場與管理專業的高校教材編寫,在當今高校教學當中是個刻不容緩的問題,這不單純涉及到一個專業的問題,而是一個學以致用的根本問題,目前,在中國藝術市場的從業人員,約有7000萬人,占全國人口的6‰的比例,具體到專門學習的藝術市場與管理的人,還不到百分之一,目前,中國藝術市場的存在狀態有以下幾個特征:
(1)法制不健全,規章雖有,無法執行,宏觀管理闕如;
(2)藝術市場處于初級階段;
(3)傳統經營方式占居主體;
(4)國際聲譽低下,是處于劣等名譽之列的組合,即俄羅斯、古巴與中國“三劣”之一;
(5)動態市場與不穩定的人心結構因素;
(6)高校教材的變化與不變化的內涵。
其次,本專業高校教材的編寫,目前也處于最原始的狀態,一是沒有統一的高校教材標準,二是沒有足夠專業的教師隊伍,這與目前中國的高校文科教學狀態有關。就目前而言,高校藝術品市場管理的教材編寫,其策略或者說是其根本方法有二個,一個是與市場變化不大的人文讀本的編寫,二是與市場有密切關系,隨市場的變化而不斷調整的教材有編寫。
再次,本專業高校教材的編寫,與多學科的支撐關系,諸如,美術學、美術理論、市場學、與市場管理等二大主科下的多學科支撐問題,如何指導與規避市場上的多種敝端,也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如,對藝術品市場學中的動態研究,當代人研究當代藝術史的問題,這涉及到諸多的學科支撐的問題。
最后,相專業教材的編寫,與美術創作有關,美術家的創作多是處于渾沌狀態,美術批評與美術理論多是用于歌功頌德之用,大學科的介入與小學科的無人問津之間的生存狀態問題。這些都是一些重大的問題,不是學術問題。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