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書畫收藏者的合法權益保真拍賣有法可依
維護書畫收藏者的合法權益保真拍賣有法可依
維護書畫收藏者的合法權益保真拍賣有法可依
最近,在書畫拍賣領域出現了一個新的概念:司法保真。這一概念乍一出現便受到了書畫家及收藏者的普遍歡迎。在年初進行的“首屆司法保真書畫作品拍賣會”上,成交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人們不僅好奇,“司法保真”為何物?保的是什么“真”?為什么對畫家和收藏者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帶著一連串的問題,筆者走訪了司法保真的發起者北京和暢國際拍賣公司總經理林偉先生,林偉對藝術界和收藏界普遍關心的“司法保真”給予了詳細的解釋和分析。
在書畫收藏和拍賣領域,一直有一個問題困擾著賣家和藏者,那就是書畫作品何以為“真”,何以為“假”,是真是假又由誰說了算?其實,說到底就是一個證據的司法認定的問題。曾經有許多書畫真贗的“筆墨官司”最終不了了之,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法院無法認定書畫作品的真偽,司法保真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這一漏洞。
司法保真以維護書畫家的知識產權和維護書畫收藏者合法權益為宗旨,目的是推出法律意義上的書畫真跡。對于參加拍賣的當代名家的所有書畫作品,都要在物證鑒定中心進行鑒定,并確認在畫作中留下的科技防偽標記,最后由鑒定中心出具包括書畫作者簽字的惟一的《書畫作品防偽鑒定證書》,此證書可用來鑒定、保真、防偽之用,還可作為一切訴訟的證據。另外,經鑒定過的書畫作品,可以隨時在網上進行查詢鑒定。當買者和藏者懷疑書畫作品的真贗問題時,只要登陸中國書畫鑒真網,真假便立見分曉,可謂既省時又省力。
經鑒定的書畫作品還具有長遠效用和可行性強的優點。只要是經過鑒定而出具鑒定防偽證書的書畫作品,今后無論幾經轉手,歷經幾代,鑒定防偽證書都可以作為轉讓、鑒定的證據而存在。在以往的保真拍賣會上,大都是作者親臨現場進行監督與證明拍賣品系作者創作,而司法保真則省略了這一過程。
司法保真還免除了字畫買者及收藏者的后顧之憂。在以前,由于仿品贗品充斥著字畫市場,如何辨別真偽則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在動輒張大千、齊白石“真跡”的市場中,買者和藏者不停地穿梭于古玩城和拍賣會,在諸多的畫作面前,可謂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無從判斷孰真孰假,即使有中意的作品也舉棋不定,左右為難。萬一買到贗品,勞民傷財不說,還憑空給自己添堵。司法保真出現以后,這個擔憂便沒有了。拍賣行擔保所拍字畫的百分之百的真實性,如果發現贗品,無論距成交時間過去多久,拍賣行都將無條件賠償買者損失。
目前,司法保真還是新生事物,仍需要社會各界的審視與測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王玉良先生對“司法保真”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王玉良在充分肯定司法保真對維護畫家知識產權、保護收藏者合法權益方面所具有的劃時代意義的同時,還認為書畫“司法保真”是“利及當代,功在千秋”,對中國書畫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經過鑒定的書畫作品不僅具有司法上的證據意義,而且對美術史的研究有重要的意義。有些當代名家的作品已經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并具有較大的升值潛力,在這一層面上可以看作是原始保真的書畫績優股。也許在歷經數載之后當代的名家名作便成為后世競相模仿和研究的經典,那么今天的司法保真對未來的美術研究則具有了更為現實的意義了。
鑒于司法保真的鑒定意義、高科技含量和社會各方均可通過網絡即時查詢監督的公開可操作性,以及它所具有的社會意義,使之剛一問世便受到了廣大書畫家和收藏愛好者的歡迎,并由此而產生了法律意義上的書畫真跡。但與此同時,人們也意識到其存在的局限性。例如司法保真的范圍只是限定在在世書畫家的畫作,對于已故的書畫名家的作品則無能為力。在書畫外的收藏領域,我們也未能發現司法保真的身影。如果司法保真的范圍和領域能擴大到更多的收藏領域,對于收藏者而言無疑是個更好的消息。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這個想法的實現也不會太遙遠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