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有對趙華作品的評價
王承有對趙華作品的評價
王承有對趙華作品的評價
畫從自然來,韻自胸中出 ——趙華山水畫讀后 趙華先生是嶺南畫派的第三代傳人,是關山月的入室弟子,曾隨關山月、黎雄才寫生創作,游歷大江南北長達四十余年。這次在中國美術館由《九州書畫院》和《南陽理工學院》共同主辦的《趙華畫展》是他半生藝術生涯的總結。 讀趙華的畫集時,對他的《青城春云》、《南岳如飛》、《泰山秋韻》、《蛾眉云海》等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泰山秋韻》,以脯俯視角把泰山主峰做中景和畫面主體,右邊寬闊的云海和海山相連為遠景,近景較少,有山、有松,在筆者的印象中,表現泰山多以高大、曲奇,趙華先生則取其雄闊、厚重,這可不僅是視角的變化。眾所周知,泰山不僅是一座自然高峰,也是人文文化的象征,所以我想這里也有趙華對自然之山和人文之山的理解和追求,這不由得使人想起了杜甫的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可能是長期追隨關山月大師,也可能是長期跋涉在山川云水之間,趙華的山水畫潑墨大膽、粗獷、重大局、重氣韻,比如《黃山文筆峰》、《秋山風韻》,看畫冊時以為是大幅,看畫展原作才領略為“小畫中有大氣勢”。當然如《南岳如飛》等畫中也有細膩之處。從這些畫作中,趙華實踐著嶺南派藝術道路是令人信服的。 趙華是勤奮的,這從他的題材廣闊上印證,趙華是扎實的,這從他的筆墨中印證,趙華又是不拘一格的,這從他的畫作清秀與雄強并存中印證,他也曾取得過如:當代美術家精品展一等獎《南岳如飛》、世界美展二等獎《太行風云》等多項榮譽,創作過上千幅的作品,美化著生活,再現著山川,抒發著情懷,但是他沒有停止自己的探索,這從他近年的潑墨、潑彩以及對特殊技法的實踐上都可以證明。 讀了趙華的山水畫,沒有看到那種‘張揚個性’,可是感到他的厚重、奔放、重氣韻的風格正在形成。由此想到‘個性張揚’可能是個誤區,“個性”絕不僅是那種奇怪和病態的、無規矩的放肆,而是在民族藝術、文化的繼承和積累中不斷揚棄和積淀,這可能也是對今日藝壇的一點啟示。 說到繼承,對藝術來說,不外乎第一是對激發的繼承和發展,繼承前人的規矩,學習前人的筆墨;第二是藝術道路和審美主張的繼承和發展。有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有人“悟會于一室之內”,得禪意于胸中;第三是選擇和探索,破除門派,博學約取,選擇那些適合自己的東西。在自然和心靈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群眾能接受,讓專家同道們鼓掌。特別希望趙華先生在自己藝術的“不惑之年”多一些思考、總結和挑剔一番走過的路,沉淀出那完全屬于自己的藝術。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