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兆三對趙華作品的評價
楊兆三對趙華作品的評價
楊兆三對趙華作品的評價
畫到之妙 氣韻為上 ——觀照華山水畫展有感 著名山水畫家趙華先生,在藝術上得到關山月大師的指導。為了實現在藝術上的理想和追求,他毅然辭去教師工作,跟隨關山月和黎雄才先生游歷祖國大江南北,自費采風積累創作素材長達40余年,真正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收盡奇峰打草稿”,這種即“師古人”又“師造化”的精神,這種碶而不舍得奮斗精神,在畫家中并不多見,真是令人稱道,令人敬佩。 趙華先生的山水畫創作,既有堅持民族傳統的深厚功底,又不墨守成規,不落窠臼,大膽突破,富有新意。趙華先生在實踐著石濤大師精辟的論述:“筆墨當隨時代”,也就是與時俱進之意。趙華先生講到他的藝術生涯時代,六歲就臨摹范寬、郭熙、唐寅的傳世之作。從趙華先生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有范寬“對景造意”、“寫山真骨”,所有“千巖萬壑”皆“自立家法”的風范,如《溪山行旅圖》;也有郭熙那種所畫山水千姿百態,變化萬千“獨步一時”的楷模,如《早春圖》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寅在繪畫藝術上也十分推崇李成、范寬、李唐等大家。唐寅那雄偉險峻、平遠清幽的山水畫,如《騎驢歸思圖》、《風木圖》等,我以為可能會對趙華的山水畫產生影響。南齊謝赫所提出的六法論,首要的就是“氣韻生動”,但只有作到了“骨法用筆”、“應物項星”,“隨類賦彩”、“經營位置”以及“傳移模寫”,才能達到氣韻生動,也就是作品的意境和風采。趙華先生的山水畫作品,我以為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繼承和發展傳統技法為主的,如《秋韻》、《觀瀑》、《松溪》、《太白彥》、《峽山圖》、《白云圖》、《青城春云》、《武陵山水》、《伏牛雄姿》、《山高水長》、《一帆風順》等;另一類是大膽創新的大寫意潑墨山水,如《飛瀑》、《春山》、《墨韻》、《山韻》、《輕舟》、《白云深處》、《大江東去》、《黃山云海》、《高山飛瀑》及《山湖爭輝》等,我覺得不論是那種畫法,都各有千秋,都反映了畫家的立意和追求,都是可貴的。 藝術大師關山月先生認為趙華的山水畫“大氣大度、粗狂奔放、潑墨潑彩、狂中出神、厚重濕潤、氣韻生動活潑,徐悲鴻先生曾說過‘五百年來一大千’,趙華可謂大千之后第一人。”我想大師的關切,既是鼓勵,又是鞭策和期望。趙華先生正當年富力強,正是藝術發展的升華時期,我衷心祝愿他,今后在中國畫的創作中更上一層樓,再造新的輝煌。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