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古堂寅生刻銅墨盒
同古堂寅生刻銅墨盒
同古堂寅生刻銅墨盒
時間:2007-05-31 09:10:00 來源:石獅日報
收藏
>同古堂寅生刻銅墨盒
銅刻泰斗陳寅生所刻銅墨盒,在清同治、光緒年間曾名噪一時,享譽京城。他早年在北京琉璃廠經營“萬禮齋”銅墨盒店,自寫自刻,后又為“松竹齋”(榮寶齋前身)刻制銅墨盒。其銅刻作品堪稱北京一絕,足與曼生壺并傳。時至今日,傳世的陳寅生刻銅墨盒已寥若晨星。寅生工篆,多以字刻為主,在銅墨盒上帶有圖案的則極少見。
筆者所藏此方白銅質寅生刻銅墨盒,也可稱為坤盒,長84毫米,寬54毫米,高30毫米,盒蓋內鑲嵌一塊石板以供掭筆用,整個墨盒品相完好,包漿自然持重。盒面是一老者捧著一籃置于大樹樁上盛開的菊花,左后方為一棵參天古松,右側后方有曲欄相襯,地上有叢叢芳草相伴,整個畫面栩栩如生。這里的松樹、菊花均代表長壽之意。在盒面的右上方有“寅生刻”三字尤為顯赫,這是此盒與眾多銅墨盒不同之處。我們知道,一般刻家落款都是在左邊或是左下方,而這種刻款位置實乃少見,或許是有意突顯“寅生刻”三字。在墨盒的底部清晰地鈐有“同古堂”豎字鋼印。據筆者所知,既有寅生刻款又有同古堂店名鈐印的銅墨盒,是極其難以尋覓得到的。
關于同古堂,它是繼陳寅生之后的銅刻大家張越丞(臣)于1912年在北京琉璃廠出資開設的圖章墨盒店店名,凡是底鈐“同古堂”銘記的銅墨盒,不論有無署名,都應是張越丞制品。與此同時為該店提供書畫底稿的多為當時的著名畫家,如陳師曾、姚華(茫父)、齊白石(齊璜)、陳半丁、張大千等大師,而張越丞很少刻自己署名。但有時也有例外,筆者就藏有一方既有陳師曾又有張越丞署名的銅墨盒,這也可算是一件難得的珍品。另外,還要說明的是,凡在銅墨盒上刻有“姚華”的基本上都是張越丞親手操刀所刻,而署名“茫父”的有的是由姚華親自操刀所刻,有的則是由他人所刻。至于銅墨盒的底銘,百年來由于店家甚多,確實眾若繁星,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大約出現四十幾家,此外還有無底銘的無法計入。而唯“同古堂”當時在琉璃廠可算是首屈一指的大家,在京城享有一定盛名。關于陳寅生在張越丞所創辦的同古堂銅墨盒上刻畫署名,此前卻從未見過,是否在其開店慶典之際,請出這位年過八旬的先輩大師操刀刻畫,以示祝賀而名揚天下,其意義就非同尋常了。這是很值得推敲卻又難以考證的史料。但無論如何,這方銅墨盒是一件既有歷史文物價值又有很高藝術價值的稀世珍品。對此拙見,也望能得到專家和同仁智士的指教點評。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