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滄海 青天養片云
明月出滄海 青天養片云
明月出滄海 青天養片云
時間:2007-05-30 09:08:00 來源:
名家
>明月出滄海 青天養片云
—— 讀胡一龍的山水畫
□ 雨木
被市場愈來愈看重的優秀中青年畫家中,胡一龍是這一群體中比較突出的一個。他的突出完全是由他的作品來說話的,而并非如有些青年畫家作地毯式轟炸而出名,也并非惡意炒作而轟動一時。其作品在北京翰海被拍出時一些收藏家還不知道胡一龍其人全貌,多方打聽其人創作經歷,創作成果。這說明了收藏愛好者、收藏家喜愛其作品,被作品的形式美感所吸引,產生共鳴所至。
觀胡一龍先生的作品,如《白云繞山村》、《杜甫詩意圖》、《一行白鷺上青天》、《煙雨江南》、《復得返自然》、《溪山行旅圖》等,給人的第一個感覺是意境高而深遠。二是筆墨與所寫意境鍥合,非常到位。然而當我們仔細咀嚼品味其作品時其藝術特色一點一點展現出來:其一,形成了自己的“桃源山水”樣式。白云村莊漁家,山丘林木白鷺,還有小橋流水人家。構成了桃源美景。作者的畫面樣式實破了傳統古代山水樣式,又有別于當今畫壇青一色的“黃氏”山水樣式及其衍變式。胡一龍先生不隨波逐流,也不隨風擺動,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走自己的路,所以才有了自己今天的一種“桃源山水”面貌。其二,賦予作品詩意化。透過形式,分析畫面內容及每一個細節。使人感覺到既熟悉,又陌生,既理想,而又不可得,使人產生一種向往的思情。而畫家在創作這些作品時采取理想化的集中手法即把自然界優美的場景高度集中展示給讀者,使畫面產生出詩情畫意之感。其三,作者在傾力創造畫面意境時,抓住了人的心境的締造,也就是說給讀者一個靜謐而神秘的意境效果。這種效果與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壓力形成了巨大反差,人們在緊張的工作之余也在極力尋找一種解脫自己放松自己靜謐的桃源式生活。這就使作品的存在具有了時代現實意義。是很多階層人士在周末要到鄉村僻野度假的意義所在。其四,把筆墨的運用與作者追求的意境較好地統一起來。胡先生運筆顯然以墨線為主。線條靈動而活潑,不結不死,自然流暢,富于變化而有力。有一種合乎天理順其自然之感。點、皴和擦運用也確到好處。其五,在創作手法上作者又有別于他人,有自己的藝術特色。即意象中的景物進行強化處理,使其更美好更有感染力,畫面整體效果以局部近景為主,遠景為輔。使讀者油然產生既隨手可得又無處尋覓之感。所謂隨手而得是說近景清晰而親切,無處不在身邊;所謂無處尋覓是因為天高云淡,白鷺翔飛,“桃源”在何處?
由于胡一龍先生獨特的藝術成就,使畫的藝術價值、學術價值和收藏價值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創作山水畫的千軍萬馬中,畫這一路山水的人并不多,目前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即形成陳、胡、何的三足鼎立。北京的陳平、江蘇的胡一龍和浙江的何加林。論其價位何加林、陳平每平方尺都在3萬元左右,論其藝術品位和學術價值胡一龍并不在陳、何之下。面貌不同,各有特色。胡一龍先生卻以他們十分之一的價格藏畫于民。何以?固然有地位和炒作上的原因,然更有境遇上的若大差別。陳平為中央美院教授、何加林為中國美院教授;而胡一龍則是中國美協蘇州胥口展覽中心的藝術總監;是一個沒有多高職位的畫家;且出身在蘇北窮苦的農村。由于“出身不好”從小就受人欺侮,在計劃經濟年代被人瞧不起,家境貧寒吃不飽肚子,求學屢遇挫折。靠自我奮斗和善良農民的關心方走了出來。他深知窮人、農民的疾苦。由于他的低調處事的平和心態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胡一龍為人厚道,性格隨和,又樂于助人,注重學習和自身修養,這一切也成就了他。相信胡一龍先生在堅持自己藝術特色的同時,創造出更多的經典畫面。奉獻給人民。
唐代詩人王維在《桃源行》中有這么兩名:“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道出人間仙境。胡一龍創造了一個“桃源式”人間仙境的山水畫,更相信在帶給讀者身臨其境感覺的同時,也會給眾多向往“桃源”生活的人帶入人間仙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