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氣為文 潑墨傳神
浩氣為文 潑墨傳神
浩氣為文 潑墨傳神
時間:2007-05-30 17:55:00 來源:
名家
>浩氣為文 潑墨傳神
——著名美術評論家、畫家余建軍
余建軍,著名畫家、美術評論家,安徽旌德人,原籍浙江淳安。現為安徽省書畫院《名人與藝術》雜志社社長兼總編、安徽省油畫藝委會副秘書長、安徽省美術家協會《美術時空》雜志總編、周而復文學藝術研究館館長、蚌埠學院藝術設計系客座教授。擅長中國畫和美術理論,國畫作品被國內外眾多藝術機構和個人收藏,出版有《余建軍國畫評論集》、《余建軍品書論畫集》、《余建軍中國畫選輯》,并著有長篇傳記文學《周而復的藝術人生》等。
作為青年美術評論家、畫家的余建軍,在安徽書畫界是一顆明星,是一股旋風。瀟瀟灑灑的風度,踏踏實實的工作,謙謙恭恭的為人。貯識博聞,觀點獨特,其評論與創作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注。
在閱讀他的書畫評論集時,其觀點隨處閃爍。在《讀王振德教授中國學人畫》一文中,他對中國學人畫,有著自己的闡釋,他認為:“學人畫必須植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把人民的意愿融入到自己的藝術情感之中,用人民樸實的語言,來表達人民的所思、所感、所悟,與人民同命運、共呼吸,把繪畫歸還于人民,為人民說話。”他把中國學人畫與傳統的文人畫及新文人畫做了區別,深刻地反映了建軍“文以載道”的思想。
他的《由新安畫派說旌德山水畫之古今》一文中。重視對新安畫派與本土文化地研究和挖掘。他出身于徽州,成長于徽州,對徽州文化有著深厚情感,也使他在今后的理論有了明確的思路和方向。
旌德,是中國著名的作家、《上海的早晨》的作者周而復的故鄉。作為周而復文學藝術研究館館長,他更是不遺余力地整理和介紹周而復先生的藝術成果,并撰寫了大量文章和評論發表于國內外刊物。
建軍的評論總是傾注熱烈的情感,字里行間充滿著理性的分析。其行文樸實流暢,文風清新,立論準確。他善于抓住書畫家的藝術個性及書畫特征,結合書畫家的精品力作。從美學的高度,對創作者的題材、用墨、風格進行綜合性評述,深受丹納的影響。如評周而復書法“神清骨秀,生面別開”;評柴建方書法篆刻承“周秦漢魏余韻”;評皮之先畫鐘馗為“追求真善美,爐冶畫書詩”;評王健爾潑墨畫時為“淋漓猶濕,機趣天成”等等…建軍一面作畫一面寫評論,使二者互動互補,不斷滲透,這是其為學治藝成功的經驗。
如果說建軍的理論是植根在其多年對國畫的創作上,那么他的繪畫又是長期理論研究的再實踐和再體會,筆墨是情感的真實流露。建軍把書畫作為文章之溢的一種宣泄。他的寫意花鳥的創作,有種不可遏制的生命沖動,是本能的靈感的勃發。看他作畫是一種享受,那飽蘸水墨的大筆,在紙上疾、徐、頓、挫,解衣磅礴,盡情揮灑,一如其文風。流淌著一種自然的美,有一股風雷激蕩,至大至剛的氣概。
建軍幼年喜臨連環畫,及長接觸清代的任伯年、虛谷及當代的李苦禪、孫其峰等人作品,興趣遂轉向寫意花鳥。他筆下的八哥、鵪鶉、鱖魚、麻雀及荷花、秋菊、松竹等題材,淅趨精簡練達,虛實相濟,有一種天真稚拙的情趣。
建軍作畫,他常常是文章之余,似有所思,然后走進創作室,翻翻畫冊,左手夾一支煙,凝望窗前灑滿陽光的劍蘭。鋪紙、調墨、勾、染、皴、擦、題款鈐印,利索干練、一副洋洋灑灑地《藤花時節》誕生了。而后,又點燃一支煙,靜靜地審視作品,如老衲參禪……,當你再次看到掛上墻的作品時,那紫藤如狂草似抒情,片片沾露的嫩葉,串串鮮艷的紫藤花,幾只麻雀忽踞、忽立、忽嬉、忽飛,躍然紙上,栩栩如生。筆墨洗煉放,生動瀟灑,既有物象的效能,又有傳情的功用;既有鮮明的個性,又有墨韻意趣,極盡輕重,濃淡、干濕、虛實,對比之妙事,又有起承轉合,呼應顧盼之傳神。深悟八大,白石、任頤、虛谷之洗練和空靈。
建軍在注重筆墨的同時,更強調立意高遠,這也是他多年理論研究修成的創作理念。在他的靈魂深處,“道”是至上的,無論文章,還是繪畫,他遵循著并深刻地把握這個主題。他的畫有一股郁勃生機,如一個嶄新生命沐浴在陽光下,其作品有種中國學人畫之作派,一九九六年,他為蔣緯國先生創作一幅“荷塘月色圖”,整個畫面:靜謐、空闊、遼遠……。一塘碧荷,一線長堤,一抹流云、一勾新月,但造境者使整個畫面呈現著一股淡淡的鄉愁。如果說于右任老先生“葬我之與高山兮、望我大陸……”是用悲壯之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余光中先生的“我在這邊,母親在那邊……”是用無奈之刻劃內心的鄉愁,而建軍的“荷塘月色”圖,則是用畫圖之形式來表達淡淡而真的情感。這種既有主觀而又重客觀的表現方式,深得畫壇眾多名家的贊譽。建軍在中國寫意創作筆墨之外,一個作為理論家的建軍,深悟幾千年傳統之“道”。
浩氣為文,潑墨傳神。這是贈建軍的一幅作品,這也是建軍的寫照。建軍,這位十幾年出道就從事書畫創作和收藏,二十幾歲就印梓二本書畫評論集和一本畫集,并先后出任《美術世界》、《水墨前沿》、《名人與藝術》、《美術時空》、《書畫情緣》、等雜志、電視欄目的社長、總編、主編和學術主持,且策展過全國百名家扇面大展,其成績可謂浩浩乎壯哉。
記得幾年前受贈建軍書畫評論集時,曾贈詩一首,錄上以作本文結尾:
而立文章立,畫家收藏家,
辭達春江水,墨潤嶺頭花;
足跡征南北,魚雁傳我他,
何時一樽酒,仗劍泊天涯。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