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的《唐寅梅花圖》
失蹤的《唐寅梅花圖》
失蹤的《唐寅梅花圖》
俗話說“盛世玩收藏”。亂世對藏家則意味著災難。《唐寅梅花圖》的遭遇就說明了這點。
據說一次聚會,酒至半酣,唐寅受祝允明激將,鋪開宣紙,不畫仕女,也不畫山水,而是畫起了梅花。一豎幅畫完,意猶未盡,再接一幅。第二幅畫完仍不罷手,又接第三、四幅。四幅合起來成一大幅,分開又能獨立成小幅,作品神完氣足,不愧是大手筆,真是“湘妃危立凍蛟脊,海月冷掛珊瑚枝”。祝允明見后連連拍手叫好,文徵明為此寫了題記,這就是《唐寅梅花圖》。
此圖輾轉流傳,數易主人,后來傳到了辛亥革命元老沈瓞民之子沈延國先生手上。沈先生對此畫倍加珍愛,難得掛在客廳。
上世紀60年代初的一天,陳叔通老先生到蘇州視察,順便到位于富郎中巷的沈府探望好友之子。那天客廳掛的正是梅花圖。寒暄過后,陳叔通老先生看了畫上的落款和印章,不以為然,說這畫肯定是贗品,眾所周知唐寅從不畫梅。沈延國則力爭這是真的,蘇州的鑒定家看過了。陳老先生還是不信,說要不我從北京請兩位專家來看一下。
不久,陳老先生果然帶了兩位京城的專家來到沈府,仔細鑒定的結果:是唐寅真跡。
陳老先生勸沈延國將此畫捐給國家。心愛之物,如何舍得?沈延國說等自己死后捐吧。誰知這一遲疑導致此圖后來蹤影全無。
“文革”驟起,沈先生怕紅衛兵來打砸搶,將《唐寅梅花圖》連同家中藏書裝了十二板車送到博物館,請他們代為保管。大打“派仗”期間,造反派占了博物館庫房旁一間屋做司令部,庫房被砸開,沈先生的書,其中不乏善本、珍本,成了造反派們如廁的手紙。
“十年動亂”結束,上萬冊書籍片紙全無,歸還沈先生的只有畫盒和軸筒,畫芯已被割走。沈先生手持空匣,心如刀絞,后悔當初未聽前輩之言將畫捐給國家。《唐寅梅花圖》就此不知所終。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