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水水總關情——山水紋飾瓷畫賞析
山山水水總關情——山水紋飾瓷畫賞析
山山水水總關情——山水紋飾瓷畫賞析
時間:2007-05-28 11:43:00 來源:
資訊
>山山水水總關情——山水紋飾瓷畫賞析
Appreciating Landscape Painting on Porcelain
南昌 尹青蘭 / Yin Qinglan
山水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大題材。瓷器上繪制山水紋開始較晚,大約興起于元代。明代的山水紋瓷一般出現在民窯青花器上,早、中期大多繪云氣、海水仙山等組合,或將其作為其他紋飾的襯景。真正具有獨立構圖的山水紋瓷始于明末。天啟青花山水紋多運用變形夸張的手法,不拘一格的表現形式,逸筆草草的寫意風格,使紋飾具有豪放脫俗的情趣,達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有著獨特的審美趣味。
清代飾有山水紋的器物很多,尤其是在康乾盛世,打破了明代山水紋飾瓷以青花一統天下的局面,除青花器外,還有青花釉里紅、五彩、粉彩、墨彩、琺瑯彩等,官民窯均有燒造,并且一反明代寫意風格,勾描點染皴擦諸法齊備,追求真實感。嘉、道以后,山水紋飾瓷繪日漸式微,復又成為其他紋飾的襯景。
清末,以程門、王少維、金品卿為代表的皖南新安畫派加入景德鎮瓷藝界,把文人畫的藝術特色、表現手法及審美旨趣帶進瓷上彩繪,創立了類似于淺絳山水畫的淺絳彩瓷,給景德鎮瓷壇帶來一陣清新空氣,山水紋飾瓷隨之峰回路轉,從原來陶瓷藝人專業分工、集體合作的格局(即清代藍浦《景德鎮陶錄圖說》所稱“一器動累什百,畫者則畫而不染,染者則染而不畫,所以一其手而不分心”),轉向了文人畫家獨立的藝術創作,并開創了詩、書、畫、印相結合的如同紙絹上的文人畫風格的瓷繪藝術,至此,傳統山水紋飾瓷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其后,以汪野亭為代表的珠山八友新粉彩藝人繼續發揚光大,將山水紋飾瓷繪畫藝術推上了又一個新臺階。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