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健康規范發展五大要素》
《文化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健康規范發展五大要素》
《文化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健康規范發展五大要素》
目前,文化藝術品交易市場比較活躍,中國嘉德、中貿圣佳、北京翰海、北京榮寶、北京保利等各大拍行及潘家園、琉璃廠、文化街、報國寺、798藝術區等諸多文化藝術市場對文化藝術品收藏界甚具吸引力,市場發展的空間和潛力巨大,對繁榮文化藝術品市場和發揮藝術品價值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同時,藝術品市場的空前看好,藝術真品貨源的短缺,造成藝術品價格的逐日暴漲。少數無信不法拍場急功近利,拍假品贗品及暗箱操作;個別商販為謀私利進行虛假廣告宣傳,誤導消費投資現象,嚴重破壞文化藝術品市場的正常秩序和中華民族博大精深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本身。
筆者與業界眾多朋友同人認為,文化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將非常有必要營造誠實守信價值體系和管理規范約束機制,以進一步促進文化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的健康、穩定、繁榮發展。概括而言,文化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健康規范發展,亟需具備并著力強化"五大要素"。
1、提高對文化藝術品價值的認識。文化藝術品走向市場后,應充分認識到其價值不僅體現在觀賞性、娛樂性和商品性上,更重要的是其歷史、藝術和民族文化價值。文化藝術品健康有序地發展流通,不僅豐富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2、加強對文化藝術品市場的監管。完善相關法規和行業標準,制定藝術品市場長效管理機制,堅決打擊依法取締無證不法經營,切實保護合法守法經營,積極維護和有效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職能管理部門的服務水平,寓管理于服務之中。
3、堅持對文化藝術自身發展的導向。藝術創作需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藝術創作本身需要的是一種嚴肅認真、大氣負責的態度。文化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健康規范發展的關鍵是"正本清源"與"良性互動"。守望中國書畫藝術鴻卷,仰慕齊白石老人和徐悲鴻、林風眠、張大千、李可染等名家大師們傾畢生精力情感呈現給后世的無盡藝術魅力和巨大精神財富,即便窮盡所有語言也難以詳述其獨有的妙致神韻,欣賞每一幅作品都是與藝術大師進行心靈的溝通與對話。中國著名書法家注禮齋主人戴建峰先生曾經指出:"藝術創作貴在敢于否定自己、勇于超越自己,貼近生活,展示生氣,融入生命,終致恬淡自然、情境交融、意象共生。"通過藝術作品,可以讀到作為一位大家對于藝術不斷追求極致與完美的敬業精神,從作品本身閃爍的人性光芒與體現的終極關懷里,可以洞悉并始終感受到心靈的啟迪與震撼。只有真正的藝術大師的優秀作品,才會成為藝術市場保持堅挺的基石,才會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潛力。
4、尊重人民百姓意愿,遵循市場客觀規律。規范藝術品展覽展示,加強對藝術家的政策法規宣傳教育,倡導先進文化,抵制低級低俗不良文化,提高政策法規意識。尊重廣大人民百姓的歷史情感和價值趨向,嚴禁利用國家領導人做商業廣告等違背人民百姓意愿、傷害人民百姓情感行為。文化藝術品市場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使流散于民間、學院、書房、畫室、藏家的文化藝術真品能源源不斷、及時有序進入文化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確保文化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的繁榮穩定與健康發展。
5、部分文化藝術珍品應國家收藏。對稀缺、高品位和歷史價值、藝術價值較高的藝術品,國家博物館有關部門可統一收藏、統一管理,定期舉辦藝術品展覽,讓最廣大的人民享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藝術魅力,讓藝術為人民服務,讓藝術對歷史負責。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