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隨筆
隨筆
學生時代的我,正趕上文化大革命,火熱的政治運動,感染了一代年青的心,一支軍宣隊上街書寫標語,看的人很多,好奇的我緊緊跟著\看著,整整看了一個下午.心里暗暗喜歡起寫字來了.
父親原是一位音樂美術老師,后從醫下放到農村.有一次去父親工作的單位,正好看到父親在單位兩面墻上畫著大型油畫,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父親的畫.
軍宣隊的宣傳和父親的油畫,深深的啟發和吸引了我.在家里的門窗玻璃上和學校的大門圍墻上深深留下了我的字跡,我開始越來越喜歡上字畫了.
七十年代初參加工作結識了一些書畫愛好者,相繼多次參加了美術組,美術夜大,美術創作研討班及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的學習,系統全面地對中國書畫的發展起源及繪畫技法的學習和了解.
參加省出版局組織的中國畫創作學習班,在老師的指導下,創作了年畫《幻燈組》和《課外活動》.隨后又參加了由甘肅出版社組織的下鄉寫生創作活動,赴甘肅定西寫生體驗生活,收集了大量的農村生活素材.
在花鳥畫中以梅花為素材的作品有《梅》《暗香》《梅花香自苦寒來》等作品,多次參加省市美展.
近年來,我同畫友多次赴甘肅農村游覽寫生. 體驗和收集生活素材,創作了多幅反映甘肅西北地區的山水畫.作品反映出作者深入生活,熱愛生活及深厚的繪畫功底與現代山水的結合.運用中國畫傳統運筆運墨技法,書寫對生活、對大自然地切身感悟。意在筆先,胸有成竹,創作出多幅感人的山水畫作品。
蘭電電視臺休閑時光欄目做了文化生活專題采訪,并制作了“李世忠美術作品欣賞”專題片,專題片中收錄了作者近年來創作的多幅美術作品,認識和了解作者書畫創作之路和美術作品。
“梅花是作品中最具特色的,《寒梅》《暗香》《紅梅》等作品,有的枝干曲傲、蒼勁雄渾,有的含包欲放,有的繁枝密蕾,萬蕊千花。梅花開在冬春之間,故而以寒香著稱。紅花芬芳爛漫、白花清靜香雅。梅干屈曲蒼健。梅枝瘦挺直拔,給人以堅毅剛強的感覺,作者喜歡梅花是因梅花顯示出了冰肌玉骨、傲霜凌雪的風姿和春回大地前程似錦的景象。
這幅作品《寒梅》是作者參加85年10月份市上舉辦職工書畫展覽的作品,它得到了藝術評論界的贊賞。藝術評論家曲子貞在蘭州晚報上發表文章《職工里面也有家》文中寫到: “我也很愛李世忠的梅花《暗香》,它仿佛是位少女,故意地彎著腰身在逗你似的.她也仿佛在笑著對你說: “唉!看我這個姿勢怎么樣?”好是好,就是有點野.”
山水《隴南秋色》《渭源天井峽》《遮陽山》《尖山風情》《關山松林》《黃河石林》《安寧大沙溝》及《華山雄姿》《華山下棋亭》等一批山水畫作品《白塔朝暉》《五泉飛瀑》《碧山千峰秀、云海浪激流》是作者對山水進行創作的部分作品,他搜集創作素材和寫生畫稿,以飽含激情的筆墨,反映了大西北山鄉秀麗的景色。刻意表現山鄉青山疊翠、流水潺潺、山腳房舍掩映在綠柳叢中的,白塔黃河秀,五泉山色美, 隴南清山幽靜、關山空氣清新秀麗風光。
花鳥《清風高潔》《歲寒三友》《祖國萬歲》《花鳥》等作品也別具特色,竹,蒼勁挺拔、節硬梗脆,枝葉茂盛,生機勃勃,清風泛起,竹葉飛舞,挺立高潔,堅貞,有著傲岸的品格。《祖國萬歲》作品以松樹的風格描繪了祖國傲立雪中的雄姿,作品《花鳥》活靈活現地映襯了“冬雪欲白千里草,春暉又紅萬朵花”的美好意境。
八十年代初,參加蘭州市職工書畫協會,創作了一批反映電機工人生活的美術作品.中國畫《絕緣女工》水粉畫《考工》《首長與警衛員》版畫《設計到現場》《穿針引線》及和付東星合作創作版畫《動力樂章》作者注重動感和神態,虛實對比,運用簡潔、精練、流利的線條,生動的展現出蘭電職工的風采及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版畫《穿針引線》反映的是公司繞線女工的風采。此畫參加了85年《甘肅在飛騰首屆職工美術、書法、攝影展》并刊登在當年甘肅日報“百花”欄目,版畫《動力樂章》反映的是我公司大中型電機的生產場面。參展后刊登在85年甘肅工人報上。國畫《絕緣女工》以細膩的筆鋒,描寫了絕緣女工在包帶機前認真工作相互配合的場景。作品參加了蘭州市職工書畫聯展。
水粉畫《出徒》反映了我公司一徒工,學期滿后,進行轉正、考評、認真加工零件接受檢驗,合格后得到領導的贊揚和肯定的激動場面。水粉畫《首長與警衛員》畫面清晰反映了周總理和藹可親教警衛員識字的動人場面,表述了作者對周總理的深切愛戴。年畫《少年之家》,國畫《人勤春事早》都充分的歌頌了黨的富民政策。這一系列的人物創作,透視出了作者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反映生活、歌頌企業精神的獨特風格。”
持之以恒,筆耕不輟,不斷總結中國繪畫的特性。運用中國畫骨法運筆、散點構圖,近取其質、遠看其勢的創作方法及要求。抒寫和表現生活、大自然的深情和宏大。在學習研究中國畫筆墨構圖的同時,切身體驗大自然中真山真水與傳統繪畫表現技法上的內在聯系,創作出既有傳統功底,又有現實生活的現代山水畫作品。
05年至06年先后兩次在蘭州地區舉辦中國書畫四人聯展及地區書畫聯展,展出了近年來創作美術作品四十余幅。展覽得到了觀眾的好評及專家的肯定。學習交流、取長補短。由中國電信制作發行上海201電話卡、中國書畫作品-李世忠山水畫1套4張出版、發行。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認識和喜歡中國繪畫,同時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喜歡我的山水畫作品。
中華全國書畫展覽網、中華美術網、中國網絡美術館、中國書畫藝術品展銷中心、中國畫收藏網、卓克藝術網、上海天地收藏書畫藝術網等多家網絡先后刊登發表介紹李世忠書畫簡歷及美術作品百余副。多位網友對書畫作品進行了點評,既肯定了成績,又指出了不足,網友在論壇中留言“李世忠山水畫作品淡雅清新”“作品源于生活”。“作品構圖完整,氣運生動”。“作品應避免運筆松散、應追求筆墨情趣韻味”,“畫梅花枝桿不要太散亂”等評論。 “跬步不休,跛鱉千里”, “東偶已逝,桑榆非晚”,堅持不懈、勤學苦練,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書畫精品。
“這幅幅作品活靈活現,內容豐富多彩,無不反映著作者甘于孤獨,默默臨池,孤高野逸,豪漢不羈的氣韻,同時也表現出作者苦苦思索,率真拙樸的對藝術的執著追求。
這個世界因為有了潺潺的流水、歡快的鳥鳴、綠木成蔭、百草花香,大自然才變得如此美麗。這個世界也正因為有著眾多象作者這樣酷愛生活、執愛藝術、肯于創作的人才會更加動人。”
2007年5月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