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地紀念“游圣”徐霞客
出生地紀念“游圣”徐霞客
出生地紀念“游圣”徐霞客
徐霞客從20歲至53歲,以一介布衣游歷了江蘇、安徽、浙江、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相當于今天的19個省、市、自治區,東到浙江的普陀山,西至云南的騰沖,南到廣西南寧一帶,北至河北薊縣的盤山,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途中徐霞客堅持寫游歷日記,先后達2000多萬字,留下了珍貴的地理考察記錄。
所遺文字經友人季會明等整理成60萬字的《徐霞客游記》,首刊于1776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記載巖溶地貌的巨著,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廈風景資源的旅游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世界公認為一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
徐霞客的出生地原江蘇省江陰縣馬鎮鄉(鎮)南陽岐村,2003年底當時的江陰市馬鎮、璜塘鎮、峭岐鎮三鎮合并為霞客鎮,2007年4月18日正式更名為江陰市徐霞客鎮。至今當地依然保留著始建于明代的徐霞客故居、徐霞客墓等眾多文物古跡,在此基礎上于南陽岐霞客路21號辟建了徐霞客故居。2001年5月,江陰市建成以《徐霞客游記》碑廊為主體的仰圣園,紀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徐霞客紀念館是中國徐霞客研究會活動基地, 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第五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2月20日,原郵電部發行J136 《明代地理家旅行家徐霞客誕生四百周年》紀念郵票一套3枚,運用中國畫中工筆重彩的手法分別表現了“摒絕仕途,矢志遠游”、“巖棲穴處,排日記程”、“登必至極,窮途不憂”的郵票主題。
2007年是徐霞客誕生420周年,又是他逝世366周年。為緬懷徐霞客的偉大業績,江陰市徐霞客研究會和江陰市徐霞客鎮人民政府共同商定,2007年起每年3月8日為徐霞客公祭日,在徐霞客故里仰圣園舉辦“朝圣公祭游圣徐霞客”典禮活動。4月19日到5月20日,第二屆中國徐霞客國際旅游節暨第十屆無錫太湖旅游節又盛大舉行。鑒于徐霞客是從太湖開始他一生的探索之旅,無錫市決定將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徐霞客出游日定為該市的“城市旅游日”。2007年第一個無錫“城市旅游日”為公歷4月19日,遂成為第十屆無錫太湖旅游節開幕日。4月29日,“太湖佳絕處”無錫太湖黿頭渚風景區舉行紀念徐霞客首游太湖400周年暨徐霞客銅像落成儀式。無錫市郵政局配合制發紀念封并刻用紀念郵戳。為擴大宣傳,國家郵政局在第二屆中國徐霞客國際旅游節開幕日5月19日臨時增發JP139《中國徐霞客國際旅游節》紀念郵資明信片一套1枚,郵資圖是帆影片片的太湖美景,片圖是徐霞客塑像和他到過的高山。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