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攝影家看河南”大型攝影活動啟動
“世界攝影家看河南”大型攝影活動啟動
“世界攝影家看河南”大型攝影活動啟動
5月23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春在“世界攝影家看河南”大型攝影活動開拍儀式上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家在一起。記者陳偉攝
新華網河南頻道5月24日訊 河南日報報道:(記者陳小平)中外攝影家相聚河南,光與影展現魅力中原。5月23日上午“世界攝影家看河南”大型攝影活動開拍儀式在鄭州舉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春為此次活動開拍按下第一次快門,并作講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省長孔玉芳致歡迎詞。中國攝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李前光出席儀式。
本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中國攝影家協會、省發改委、省文聯等單位聯合舉辦。參加此次大型攝影活動的40多位攝影家分別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芬蘭、加拿大、澳大利亞、越南等11個國家和我國港澳臺以及多個省市。在為期8天的攝影活動中,他們將分成三個小組赴我省各地進行拍攝。
開拍儀式前,徐光春、孔玉芳、夏清成、秦玉海、張漢英等領導,親切接見了來自世界各國和全國各地的攝影家,并與大家合影留念。
在按動第一次快門之前,作為此次活動的倡議者、作為一名老新聞攝影工作者,徐光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首先對中國攝影家協會有關領導和國內外攝影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他們給予此次活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說,這么多國內外攝影家前來參加“世界攝影家看河南”活動,我非常高興、非常感動,也使我想起了攝影事業作為我人生重要一部分的美好回憶。25年前,我已經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現在還是中國新聞攝影協會名譽主席,這使我跟攝影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深知攝影這門藝術對于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今天和這么多攝影家在一起,我仿佛又回到了從前,拿起了我的照相機,成了大家中的一員。
徐光春說,河南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目前,全省上下正在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河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加快推進中原崛起。這么多國內外攝影家齊聚河南,采訪河南,這在河南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希望通過大家的鏡頭,通過光、影、色,來反映河南的真、善、美,反映河南的天、地、人,反映河南的古、今、豐。通過大家的照片,把河南與全中國、全世界連接起來,把一個古老而現代的,把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河南介紹給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希望攝影家們張開智慧的翅膀,在中原大地上,拍下富有影響的、能夠流傳下來的、在河南史冊上有光輝記載的優秀作品,激勵中原兒女更好地創造美好的未來。
徐光春衷心祝愿“世界攝影家看河南”活動圓滿成功,衷心祝愿此次活動能夠在河南的歷史上留下光彩的一頁。
孔玉芳在致詞中首先對參加此次活動的中外攝影家表示歡迎,并向大家詳細介紹了河南的歷史文化和近年來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她說,河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國有國家的歷史和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都是從河南開始的。歷史上先后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于此,中國八大古都河南就占了4個。河南是我國第一人口大省、第一農業大省,還是重要的文化大省、經濟大省,是迅速發展的新興工業大省。近年來河南經濟社會平穩快速發展。2006年全省生產總值達12464億元,居全國第五位。糧食生產連續三年獲得大豐收,去年突破1000億斤,居全國第一位。工業增加值連續三年保持18%以上的增速,去年利潤總額達1145億元,居全國第六位。
孔玉芳指出,發展的河南離不開世界,河南正進一步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以開明、開放的態度,加強與海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攝影家們更多地了解河南,用鏡頭和影像說話,真實全面地反映河南經濟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從不同視角,記錄、見證河南的發展和崛起,弘揚河南燦爛的歷史文化,讓河南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河南,使本次活動對河南乃至中國攝影事業發展,對河南經濟社會建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李前光在講話中說,河南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上有著獨特和重要的文化,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上,創造著新的奇跡,河南大地有著許多多彩的畫面等待著攝影家們敏銳的眼光,許多勤勞樸實的百姓期待著藝術家們智慧的創造。
攝影家代表、比利時全國職業攝影家協會秘書長尼克·胡滋女士發言時表示,此次有機會來到河南這塊古老而美麗的土地感到非常榮幸,我們將通過手中的相機向世界人民展示一個發展的河南、一個充滿魅力的河南。
此次活動結束后,將選出優秀作品舉辦“世界攝影家看河南”大型圖片展覽,在鄭州、北京、港澳和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巡展,同時將出版《世界攝影家看河南》大型畫冊,作為河南對外宣傳的代表性視覺文本在全國發行。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