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大收藏熱點 古典家具向奢侈品看齊
第三大收藏熱點 古典家具向奢侈品看齊
第三大收藏熱點 古典家具向奢侈品看齊
時間:2007-05-26 08:48:00 來源:上海金融報
收藏
>第三大收藏熱點 古典家具向奢侈品看齊
 |
黃花梨木雕竹節百鳥圖多寶閣/南方都市報
近年來,兼具藝術和實用價值的古典家具成為繼字畫、玉器之后的第三大收藏熱點,行情一路飚升。
“第六屆中國國際古典家具展覽會”暨“第六屆中國國際古典家飾及藝術品展覽會” 5月17日 -20日在上海展覽中心隆重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120家古典家具和古典藝術品公司登臺亮相,為海內外古典家具買家和愛好者獻上了一場饕餮盛宴。已經在滬連續舉辦了六屆的古典家具年度盛會,人氣不減,反映出目前古典家具收藏熱在持續升溫。
古典家具唱主角
在展會現場,記者看到古今中外的各種家具及其家飾藝術品五彩紛呈,奪人眼球。其中包括法國、比利時、英國的歐式古董家具,日韓、東南亞等異域風情的老家具,以及在北京、山西、山東、江蘇、廣東、內蒙古等地流行的中國古代家具,有的商家甚至將高大的古建筑拆卸以后原封不動地移至展會現場展示。對明式家具有著數十年研究的美國人柯惕思先生,還集中展示了精心收集的40多件明清古凳,并現場作了題為“傳統凳子之選擇”的演講。而占據展會最大份額的,無疑是古典家具。
所謂古典家具,不同于古代家具,是指仿照古代家具實樣制作的家具。其往往是從材質到工藝亦步亦趨,毫不走樣。由于許多古代家具的式樣集藝術性、實用性于一身,特別是明清家具所獨具的經典性,所以成為了古典家具最富人氣的摹仿對象。尤其是以紫檀和黃花梨等為代表的優質硬木所制作的古典家具,由于其材質的稀缺性而身價倍增,有的價格已經趕上了古代家具。
在展會中,身價在六位數以上的古典家具比比皆是。其中百萬元以上的家具也并不少見,如藝尊軒的二件(小葉)紫檀雕龍頂箱柜,標價達到了111.8萬元;上海航管紅木家具有限公司生產的(大葉)紫檀清式12柱皇家大婚龍鳳架子床,標價高達328萬元,這是所有展品中標價最高的。
記者注意到,此龍床不但體量龐大(面積6.7平方米,體積達17多立方米),而且滿工紋飾精雕繁鏤,盡現皇家氣派:床頂中心是龍飛鳳舞,帽頂四邊為百鳥朝鳳,外檐滴水是飛天伎樂,內檐滴水題材多取自三國人物故事,雕工細膩,奪人眼球。據該公司銷售主管介紹,此龍床系30多個木工費時兩年時間才大功告成,目前已經訂出了4套。
記者注意到,實力廠商雖然明清式樣家具皆做,但主要做大件套的廳堂、臥室、書房家具,而且以紫檀和黃花梨為主打。明清家具是中國古典家具的代表之作。明式家具的造型洗練、氣韻生動和清式家具的雍容華貴、雕飾精美,都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極高的美學價值。明式家具多以黃花梨為原料,平素無工,有的僅在局部作小面積的雕飾;清式家具則以紫檀為原料,裝飾華麗,渾厚凝重,其多以高仿清代宮廷家具為主,一家廠商還打出了“繼承、發展、超越乾隆藝術”的廣告詞。這些用料豐碩、雕工精致的古典家具,盡管身價不菲,而且擁躉者甚眾,但從收藏的角度看,還是有一些問題的。比如,許多古典家具的材料是拼鑲而成的,有的面板甚至是四、五拼(這在古代家具中極少見),這當然與(小葉)紫檀和黃花梨等大料難得有關,有的木紋拼得巧妙一點的其粗看還過得去,但畢竟品相有問題(當然,拼料越少價值越高)。
據一些廠商介紹,幾乎每個廠家都有專門選料拼木紋的工人,拼木紋已經成為(小葉)紫檀和黃花梨古典家具制作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因素。
此外,有的古典家具是老木新作,有的是新木新作,還有的是新老混作,但均不標明,而這其中就有相當大的差價。如果將它與其他古董收藏品來比較,這種瑕疵是致命的。而唯獨古典家具卻能容忍這種缺陷,這也是其不同于其他傳統收藏的一個重要方面。
紅木家具有新說
據記者觀察,古典家具作為保值增值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工藝和款式部分(當然,工藝和款式也占了一定的比重;而在古代家具中,工藝和款式則占了相當的比重),而是其本身的優良材質。就像和田(籽料)白玉新的要賣過老的玉器一樣,古典家具的增值也是因為其材質稀缺而上漲得太快。比如,現今在店家、居室裝潢中常見的仿古門窗花板,雖然也是屬于古典家具的范疇,但由于它使用的是杉木、樟木之類的軟木,材料本身并不優質,資源也不存在稀缺,而且又不是古典家具中的主流,所以其不存在增值的空間。即使是古代門窗花板,增值的也不是其材質本身,而是年代及其工藝。
通常我們將古典家具稱作為紅木家具,其實,這兩者并不是同義詞。
古典家具業者認為,“紅木”是專指酸枝木,紫檀、黃花梨等不屬于紅木范疇之內。而在收藏者的眼中,紅木又分為老紅木和新紅木兩種,老紅木包括紫檀、(老)酸枝木、烏木、鐵梨、雞翅木等;新紅木包括花梨木、(新)酸枝木、緬甸紅木、緬甸波欏格、非洲紫檀等。
而按照2000年8月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實施的《紅木》國家標準(這個標準在去年10月還獲得“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三等獎),從木材解剖學的角度,將確定的紅木范圍大大地擴大了,包括有33個樹種,包括紫檀屬、黃檀屬、柿屬、崖豆屬及鐵刀木屬5個屬和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紅酸枝、烏木、條紋烏木和雞翅木8個類,木材結構平均導管(管孔)弦向直徑不大于200微米,含水率12%時的氣干密度大于0.76克/立方厘米。故此,“紅木”一詞可以作為高級硬木的總稱。
目前我國古典家具生產和加工的兩大基地,是福建莆田仙游縣和廣東中山大涌鎮。特別是福建仙游,以壩下村為中心形成了古典家具產業群,從業人口占總人口的十分之一,成為該縣支柱產業之一。去年創產值25億多元,出口創匯12億元,在全國各地市場份額占60%以上,產量、產值、銷售額均居全國首位。去年歲末該縣還榮膺“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稱號。“仙作”家具將仙游木雕工藝與傳統家具制作技藝巧妙融合,形成其獨特的地方風格,目前已與傳統的“蘇作”、“廣作”、“京作”古典家具樣式分庭抗禮。
此外,古典家具業者所制作的產品,實際上并不是家具一詞所能涵蓋的,用木器一詞可能更加全面一些。在民國初年趙汝珍編的《古玩指南》一書中,就只有“木器”而不是“家具”一章。
在展會現場,可以供把玩欣賞的小件盒匣、筆筒、架座、擺件之類就很受歡迎,這些似乎很難歸類到家具之列,至少在家具中絕對不是主流(或者也可以說,它們是濃縮的家具),但由于自成系列、小巧玲瓏、創意迭出、工藝精致而備受收藏愛好者的青睞。
“雙雄”紫檀黃花梨
古典家具的用材盡管多達數十種之多,但最吸引人眼球的、近年來價格飚升最快(或者說最具升值空間)的,當數紫檀和黃花梨。這也是古代家具用材中的翹楚。紫檀產于印度、東南亞等國,質地如鍛似玉,在各種硬木中質地最細密、分量最重,色澤紫黑凝重,年輪成紋絲狀,紋理纖細,有不規則蟹爪紋或牛毛紋,光澤如同緞綢。其獨具的“糯”性,可以雕琢任何細膩的紋飾。其原木外形極不規則,且多有空洞(常言“十檀九空”),難有大料(最大小葉紫檀直徑僅為20公分左右)。黃花梨又稱降香黃檀,主要產于中國海南省。木質堅實細膩綿密,顏色從淺黃到紫赤,色澤鮮麗,紋理清晰,有的可見“鬼臉”(結疤),有辛香,油性重。黃花梨顏色不靜不喧,紋理或隱或現,生動多變。由于其紋理別致,一般多不事雕飾。
如果說,把紫檀家具比做是貴族的話,那黃花梨家具就是君子。前者雍容華貴,后者溫和內斂;前者多見于清式家具,后者常見于明式家具。紅木家具還具有保健功能,比如紫檀本身就是中藥里最上乘的名貴藥材,而海南黃花梨亦稱“降壓木”。
紫檀和黃花梨又有產地之別,無論是材質還是價格都相差懸殊。如紫檀主要分為小葉紫檀、大葉紫檀兩種。小葉紫檀為紫檀中精品和代表,主要產于印度。大葉紫檀主產于非洲(有稱馬達加斯加盧氏黑黃檀木),與小葉紫檀相比光澤較黯,紋理較粗,但多見大材。目前小葉紫檀每噸價格在40萬元左右,而大葉紫檀每噸價格僅6萬元左右。黃花梨產地又有海南與越南之分。越南黃花梨顏色較艷,味道較濃,紋理較粗,層次較亂,與海南黃花梨有4倍的差價。
對古典家具頗有研究的上海市收藏協會會長吳少華,對于當前古典家具的收藏熱有這樣的見解。他認為,現在的收藏者主體是由三部分人組成的,其中三分之一是搞收藏的,三分之一是做投資的,還有三分之一是進行消費的。特別是將收藏視作為文化消費的群體,因為收入水平較高、文化修養較好,在居住條件改善之后,需要將一部分閑錢用于居室陳設和裝潢,而古典家具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其文化消費的一個選項。況且,古典家具在現代居室中布置得法,有時候會給人以另類時尚的感受。生活中也是如此:古典家具的純收藏者極少(需要極大的財力),大部分人都是注重其陳設和使用功能,只能稱作愛好者。這也與古典家具不同于其他收藏品種的特點有關,即它不但是可以收藏欣賞的,更是可以使用的。越是經常使用(保養)的古典家具,其越是光亮可鑒(俗稱包漿),身價越高。
一些家具廠商在紅木家具出廠前,也有一道工序,那就是通過人工快速摩擦來養出包漿。曾經聽說一位老板買了一套紅木家具后,專門雇傭了一位保姆每天用手去撫摸這些家具,以便盡快摸出包漿來。而且,家具因為兼有觀賞和使用價值,主人對此往往會產生一種感情,主觀上不愿意讓它再流通。京城著名收藏家馬未都認為,收藏家具的人一般不愛賣。如果說,陳的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的話,那么,古典(代)家具就是可以用的古董,而且越用越值錢。
近年來,以紫檀、黃花梨為代表的原料及其制品其漲幅驚人,有的購藏者戲稱,從買進的那一刻起就感覺到它在上漲了。記者認識的一位實力藏家在去年底訂做了一套小葉紫檀家具,并交付了50%的貨款,沒想到過了不到兩個月,因為原料暴漲廠商要求追加費用,否則不干,弄得這位藏家很不“爽”。
對于高檔紅木原料近年來的較高漲幅,吳少華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雖然從縱向說,紫檀的漲幅已經極其可觀了,但是從橫向比較,比如和田(籽料)白玉、壽山田黃石等珍稀原料比較,那么其漲幅并不算大,其未來仍然還有上升空間。這取決于資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無限性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據行家預計,紅木家具的銷售每年都有10%以上的增幅)。
這些優質紅木多產自國外熱帶原始森林地區,成材期需要數百年甚至上千年,而近幾年,這些國家出于保護環境的需要,對高檔紅木出口的限制政策越來越嚴。許多都是通過走私渠道進入內地的,這顯然并不能維持多久,所以紅木家具業者都有斷炊之憂。有人預測,現存的可用紅木材料在3年內將被搜盡。甚至有藏家預測,在不遠的將來,紫檀的身價要超過黃花梨。雖然囤積原料不失為一種好辦法,但這對于資金流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一般實力廠商所能為。
據記者了解,一般廠商的紅木家具產品(訂做)的售價中,材料費用是大頭,大概占到了六成。記者還了解到,在福建仙游有一位紅木家具業者,數年前花了500萬元囤積了一批紫檀原料,準備開廠之用,沒想到近年來紫檀價格突飛猛進,這批壓箱貨已經漲了整整十倍,他現在可以不開工廠而坐收漁利了。所以家具業內人士總結說:做家具不如賣家具,賣家具不如賣木頭,賣木頭不如存木頭。
未來躋身奢侈品
據記者觀察,以紫檀和黃花梨為代表的優質硬木及其制品,在不遠的將來完全可能成為一種奢侈品的代名詞。擁有這些頂級的紅木家具,就是一種身價的象征。這不但是因為其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歷史上曾是皇宮貴胄所專享的玩賞用品,而且因為其資源的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富裕階層迅速崛起的今天,其需求矛盾日益尖銳,上漲空間不可限量。就像是茅臺酒等已然成為國際風行的奢侈品一樣,紫檀和黃花梨也完全可以躋身于奢侈品之列。而如果把頂級藝術品理解為奢侈品,那么它多為收藏品。而古典(代)家具就像名車、名酒一樣它還是消費品,其流動性自然要遠遠高于一般的藝術品。
事實上,近年來古典家具已經頻頻在藝術品拍賣公司上高調亮相,成交活躍。不但在藝術品拍賣市場,紫檀和黃花梨古典家具在一些奢侈品展覽中也成為了不可或缺的物品,與價值數百萬元的世界頂級豪華“賓利”轎車同臺競技,不遑多讓。目前,我國民族品牌的奢侈品公認為紅、白、綠“老三樣”,紅即指以北京元亨利等為品牌的紅木家具,白是指茅臺、水井坊等品牌白酒,綠是指西湖龍井、竹葉青等高檔綠茶。
其中,無疑紅木家具的成交價格最高。去年12月在深圳舉辦的頂級私人物品展上,價值1200萬元的海南黃花梨木家具找到了買家;今年4月在溫州舉辦的國際奢侈品展上,一套海南黃花梨獨板頂箱柜以880萬元賣出。據賣出這套黃花梨家具的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公司上海分公司店長向記者介紹,這套家具的亮點之處在于,頂箱柜的四門均為獨幅門板,出自同一塊木料,而且天然花紋是兩棵對稱的“白菜”圖案(諧音“發財”),這在類似的家具中是絕無僅有的。
記者注意到,此次元亨利在第六屆中國國際古典家具展覽會展示的同樣造型的一套海南黃花梨頂箱柜,門板是鑲拼而成,也沒有特定的花紋,標價是368萬元,比起那套“白菜”其價格要低一半還多。而在另外一家廠商,同樣的一套海南黃花梨頂箱柜,價格卻要便宜一半左右。按照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公司總經理楊波的說法:“古典硬木家具從前期材料處理、選料、開料制作、雕刻、組裝到刮磨、打磨完畢,整個生產工藝的精與拙,甚至刪減,都會使產品價格相差懸殊,有的甚至可達一倍以上,其中玄妙豈是普通消費者可以了解的?”這里其實涉及到一個品牌問題。
記者了解到,元亨利生產的“元亨利通”牌古典家具目前是中國優質產品、中國著名品牌,也是中國首屆頂級奢侈品展覽會家具行業唯一入選品牌。據該店長介紹,元亨利去年全年銷售額達3億多元,上海分公司僅在今年“五一”黃金周,銷售額就達1000多萬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