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勞動人民的歌手,為勞動人民代言?!边@是著名畫家劉文西先生對國畫家陳龍的題勉。陳龍,隴上國畫名家。他以非凡的毅力,敏銳的藝術悟覺,鍥而不舍的精神,創作了大量的以反映西部生活及少數民族風情的作品。他從西部走來。5月18日至20日,陳龍國畫作品在北京榮寶齋(工藝)精品畫廊展出。展出作品60余幅;同時,由長城出版社結集出版《陳龍國畫集》。
陳龍,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副研究館員,甘肅臨夏市人。他師承當代著名畫家李明強先生、李寶峰先生。他曾得到過黃胄、劉文西、史國良、王文芳等著名畫家的指點和教誨。西部的山山水水造就了他的純樸和睿智,勤勉的個性和獨特的心路歷程,更賦予了他敏銳的藝術直覺,使他從拿起畫筆那天起,便表現出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悟性。他早年受過良好的藝術教育,使其有扎實的基本功底和豐厚的理論基礎。他為人謙虛熱情,坦蕩誠摯,涵養己身,寧靜澹泊,戒絕物欲,立志宏達,他常以"閉心自慎,經不過失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自勉。他遠離市藻,不好張揚,苦心研修,忘我地沉醉于書畫創作與探索中,追求創作的新突破新境界。其主要作品有《歡慶宰牲節》《國色天香》《金秋的東鄉》《爾德節前夕》《燒地鍋》《桿氈圖》等。其中,國畫《燒地鍋》在慶祝建國55周年甘肅美術作品展覽中獲“特別獎”;國畫《金秋的東鄉》入選甘肅“西望敦煌·美術作品赴京展覽”,榮獲藝術創作獎;國畫《羊媽媽和它的孩子們》入選《中國寫生作品集》,并授予“優秀藝術家”榮譽稱號;國畫《草原衛士》入選中國美協"首屆會員精品畫展",并榮獲"優秀作品獎";國畫《燒地鍋》《金秋的東鄉》收入《中國傳世書畫鑒賞》,作品評定為“傳世金獎”并授予中華金獎藝術名家榮譽稱號。中國文藝家協會、名人世界雜志社等授予陳龍“2005年中國書畫年度人物”榮譽稱號,2005年底世界教科文衛組織又授予他“首批特殊貢獻金色勛章”。國畫《羲之賞鵝圖》在首屆“翰墨養生全國書畫名家邀請展”中入選、并榮獲金獎。國畫《羊爸、羊媽和它的孩子們》參加北京世紀名人國際書畫院為慶祝建黨85周年,舉辦的“中國名人名家書畫精品展”,入選《中國名人名家書畫精品集》并由該院收藏。陳龍創作簡介還被由中華名人協會,中國名人工委主編的《中華之輝》大型文獻中收錄。主要生平事跡收入《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中國文藝家傳集》《中國美術家》《藝術人生》《藝術中國》畫集等多部辭典。
 |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2月1日新春期間,甘肅電視臺"羊年話羊"節目,以"羊畫家--陳龍"為題的專題電視節目,介紹他是我國第一個反映東鄉族生活的畫家,也是在我國眾多畫家中為數不多畫羊的畫家。
在中國畫的創作道路上,陳龍不拘繁縟程式,在"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內涵思考磨練中,探索自己新穎的藝術語言,和與眾不同的表現手法,使傳統筆墨韻致,煥發新的審美內涵。陳龍深知畫家的魂魄與大自然溝通,是藝術生成的生命線。感悟生命,感悟宇宙,從大千世界問道求道是不可替代的審美方式,美感和審美形成就潛藏于畫家對自然人生的感知的把握過程中。于是,他體驗生活、深入生活、收集素材,尤其畫了不少表現我國稀有民族--東鄉族的獨特風情。陳龍精擅于畫羊。豐厚的底蘊和生活積累,使他"胸有全羊"。黃胄先生生前看過他的畫后,說,"陳龍的畫富有生活氣息,有深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并題寫"逆水行舟"鼓勵后進。我國"新絲路畫派"領軍人物--陳龍的恩師李寶峰先生曾撰文:我從當代畫羊的作品中,尚沒有像陳龍這樣細微的研究。他筆下的羊生動活潑,組合有緒,意境深邃,既整體又極富千姿百態的變化,畫面形成強烈的節奏感和韻律感。他的巨幅名作《百羊圖》,有力地線描,渾厚的墨韻,生動傳神,構成一幅既有強烈的生活氣息,又有筆墨情趣的百羊長卷佳作。
國畫家陳龍筆下的羊,享譽西部,蜚聲隴原,亦是當之無愧的。他立足西部、堅守西部、貼近生活、貼近人民,不知疲倦地描繪他對西部的摯愛。已故隴上著名學者張思溫先生,曾為陳龍的國畫作品題詩一首:
河州民族古西羌,
歷代傳來善牧羊。
借得陳龍一支筆,
圖城繁息富邊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