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年間萬塊象骨制作雌雄“象骨馬”首次亮相天津
晚清年間萬塊象骨制作雌雄“象骨馬”首次亮相天津
晚清年間萬塊象骨制作雌雄“象骨馬”首次亮相天津
晚清時期由天津象骨手工匠人用萬余塊象骨拼成的“象骨馬”,首次在天津亮相。
這對“象骨馬”身上的象骨紋理為同向直紋,內有骨髓孔凝成的鐵線黑筋。寶成奇石園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兩匹“象骨馬”分為“雄馬”和“雌馬”。“雄馬”高1.86米,長2.18米,寬0.52米;“雌馬”高1.80米,長2.10米,寬0.50米。
它們均以木頭做胎底,再由萬余塊象骨拼貼而成。
據收藏者介紹,這兩匹“象牙馬”由清晚期天津法租界內一家古物藝術品裝飾公司制作。由于是一雌一雄,又稱為“鴛鴦象骨千里馬”。當時,那家裝飾公司一共加工了五對“鴛鴦象骨千里馬”。其中四對均被外國人買走。他幾經周折,才將這對“象骨馬”收藏。
原天津工藝品廠的李云生說,晚清時期,天津牙雕工藝的水平已經非常高,他的師爺曾用整根象牙雕過“龍船”。李師傅認為,從這兩匹“象骨馬”使用的萬塊象骨可以看出,制作這兩匹馬使用了大量象骨。由于象骨的大小、紋路不一,當時繁重的打磨過程可想而知。這兩匹“象骨馬”充分體現出了當時天津手工藝者的制作水平,加之歷經百年還能保存如此完整,十分難能可貴。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