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釋生態轉換——行進中的水墨景觀
闡釋生態轉換——行進中的水墨景觀
闡釋生態轉換——行進中的水墨景觀
時間:2007-05-24 10:29:00 來源:
名家
>闡釋生態轉換——行進中的水墨景觀
通過對藝術家作品的展示及相關的學術研討,在觀念的交鋒中,本次展覽試圖對中國水墨的現代演進達成合理的理論闡釋,厘清并重新認識此前已走過的歷程。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對當代水墨正進行著不同方位的探索及不同方式的闡釋,孜孜以求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再生。
本屆《水墨在途——2007上海新水墨大展》,由朱屺瞻藝術館和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陸儼少藝術院聯合主辦,以推動中國水墨藝術的創作與研究為宗旨,關注當今水墨生態,探討水墨發展的新趨勢,加強藝術研究,從而促進水墨創作的交流與批評。
朱屺瞻藝術館舉辦的《水墨精典——傳統與現代的生態轉換》,闡釋的展覽主題為:水墨藝術從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轉換。通過資深水墨藝術評論家舒士俊的點評,從陳家泠、劉國松、盧輔圣、施大畏、楊正新、張桂銘、張培礎、趙無極、曾宓、趙春翔、朱德群、莊聲濤等22個現代水墨藝術家的作品,揭示水墨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生態變異,展示傳統底蘊與現代精神結合的水墨精典,從水墨的多元狀態探究其未來趨向。
有的藝術家盡可能地守護并保留著中國畫的筆墨傳統,也有人則向著現代抽象的方向發展,但無論如何,他們都將殊途同歸地集合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下,以國際化的視野,尋找中國本土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被認同的表達方式,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中,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的文化形象和價值體系。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