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攝影的理論并不太多。我們有時不知道如何去形容手邊的這個工具,從小時候的傻瓜相機,到數碼相機,以及手機、電腦的的攝像頭,攝像頭幾乎無處不在,而我們仍然對攝影不甚了解,手里捧著的還是有半個多世紀的本雅明或蘇珊·桑塔格的論述。然而,他們對攝影的敘述今天依然精準,無可替代。如蘇珊·桑塔格說:“照片可能是構成并深化我們稱之為“現代”的這一環境里所有實物中最神秘的一種。照片其實就是被捕捉住的體驗。”這種“神秘”的“捕捉”能力在5月17日開幕的“左右視線”——廣州第二屆國際攝影雙年展上被充分體現。正是這樣的展覽,讓我們對攝影,對自己手上的鏡頭感到無所適從。
他們是誰?他們怎么做的?他們怎么拍?他們如何看待攝影?他們又如何把握視線中的圖像?左右視線,是什么樣的視線?這四十多個攝影師是怎么制造出了一個完全與日常攝影不同的視覺空間呢?
在展覽方的專業闡釋中,我們得到了這樣的訊息。視線總會受到限制,受到左眼、右眼、相機以及不同的文化視野的的限制,傳統、現代、本土和外來,各種各樣的訊息的限制,當我們試圖通過全方位的“左右視線”去觀看時,就會發現新的攝影空間,在這種空間中,攝影不僅僅是家庭相冊、旅游紀念、記錄真相、風景再現或是觀念藝術的工具,而是在漫長歷史的時間段中,所展現出的各色面目、各種特性。它們的豐富多彩構成了攝影展的面目,也構成了相機的無窮可能性。
喜歡攝影的人們,或者喜歡亂拍的人,不妨在這些天抽空去美術館看看。蘇珊·桑塔格也說過這樣一段話:“攝影業最偉大的貢獻就是使我們產生了可以把整個世界裝入腦中的感覺——其實儲存進去的是一本相片集。”但更多的時候,我們現代人總以為攝影就是一張張電腦圖片和相片集,但并不知道,它們會將一個新的世界放入你的腦中,一個不同視線不同角度不同心境的世界。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