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瓷器能增值嗎?
“高仿”瓷器能增值嗎?
“高仿”瓷器能增值嗎?
日前在南京展出的一批國家一級文物高仿品受到了南京收藏家的關注。但對于高仿瓷器的價值和升值前景,專家們的看法不一。
近幾年,在古玩走俏收藏品市場的同時,文物復仿制精品(高仿品)也逐漸成為收藏熱點。前段時間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的清朝官窯瓷器的仿制品,雖然價格不菲,卻銷售火爆,引起了收藏界的普遍關注。人們不禁要問:玩古歷來講究的是“求古”和“求真”,高仿品能夠增值保值嗎?
“這些高仿瓷器的原型都是‘深藏閨中’的‘國寶級’文物,看看復制品至少能過過眼癮。”許多觀眾都抱著這樣的想法去參觀。在展覽現場,記者看到一本印制精美的畫冊,每個瓷器的照片下面,都標有相應價格。最貴的是價值近40000元的“粉彩霽藍描金花卉詩句大瓶”,其原件藏于故宮博物院,而最便宜的“青花海水異獸紋洗口瓶”也要7600元。
對于動輒上萬的仿品瓷器,一位愛好收藏的楊先生表示這樣的價位很合情理:“一個真正的高仿瓷器,因為制作成本高昂數量有限,售價在幾千至幾萬應該算合理。不過,如果有收藏者想通過購買高仿品賺錢,那就要考驗眼光了。”楊先生告訴記者,他去年曾在北京的一個類似的展覽中花6200元買下了一只青花瓷瓶,沒想到日后一位溫州的商人輾轉找到他,開價15000元,將這只瓷瓶買走了。“他是為了配器全套,我這只正巧是剩下的最后一只。”楊先生得意地說。
楊先生兩天內就靠仿品收益翻番的個案,在南京一位多年收藏玩家看來,覺得純屬巧合:“這種幾率極低。權威仿品才有增值空間,而且仿品只適合長線投資,不能像股票、基金一樣盲目跟風。”該人士告訴記者,從歷史角度來看,歷代瓷器精品都是由復制延續下來的,如今也都成了文物,并冠以唐仿、宋仿、明仿、清仿,就連民國仿現在也一樣值錢。
中國文物學會相關人士介紹說,高仿品的定價取決于三個因素,一個是原品的價格,如果原品不是孤品就是稀件,那仿品價格也會居高;其次,看制作的難易程度、花形繁簡,工藝復雜、精致,代表了某一時期瓷器制作工藝的最高水平;再次,權威、限量發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仿品的收藏空間。當人們真正區分了高檔復制品和贗品,并能夠認識到其文化和藝術的延續價值后,相信用不了幾年,高等復制品,尤其是故宮、國家博物館等國家機構高仿品的價格就會一路攀升。
業內專家認為,從近年來藝術品投資市場看,高仿品投資在海外已經非常普遍。而衡量藝術仿制品的收藏價值,主要取決于它的數量和復制質量。好的文物高仿品保值增值潛力會逐漸顯現出來。當然,收藏者們也要擦亮眼睛,畢竟在贗品充斥的今天,要想買到好東西、值錢的東西,還是相當不容易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