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與藏并重 晚清民國時期“鑒藏大家”羅振玉
鑒與藏并重 晚清民國時期“鑒藏大家”羅振玉
鑒與藏并重 晚清民國時期“鑒藏大家”羅振玉
晚清民國時候的收藏家們總有些類似,多半是鑒與藏并重。大概是因為當時玩得起收藏的人物,基本上都是仕途出身,飽讀詩書,“文化水兒”比較足。羅振玉,就是典型的鑒藏大家,不但要自己收藏甲骨、銅器、簡牘、明器、佚書等考古文物資料和字畫,還要做足研究整理的工作。而現在,我們提到羅振玉,首先想到的反倒是他的考證研究,畢竟對商周甲骨的收集研究,羅振玉實在功不可沒。他的著述也相當多,流傳較廣的有《殷墟書契》、《三代吉金文存》等。
羅振玉,生于1866年,浙江上虞人。曾從事教育工作,也經管過清廷內閣大庫檔案,其間設法保留了8000麻袋明清檔案免于焚毀,并奏請學部購運敦煌石窟珍貴文物。可惜,他多少受了“君為臣綱”的儒家倫理影響,跟著末代皇帝跑到沈陽去搞偽滿洲國的小朝廷,還擔任了偽滿洲國檢察院院長的職務。即便如此,他的聲譽也無以復加。不過,這樣的大行家,也免不了有被人“忽悠”的時候。據說,羅振玉聽聞上海的某個沒落世家手里有8幅見于著錄的石濤山水條屏,見過作品之后從尺寸和風格多方面斷定是石濤的存世佳作。經過一個多月的商洽,花費了5000大洋的高價,終于得償所愿。得到這套畫作之后,羅老愛不釋手,重新裝裱,把朋友都邀請到家里來賞畫。而當賓客大多散去之后,當時還“人微言輕”的張大千取出了畫稿和圖章,擺到羅老的面前,證實8幅“石濤大作”的作者其實是自己。不過,這個故事并不能說明羅老的鑒賞力欠佳,畢竟張大千的摹仿力幾百年都難得一見、有目共睹,旁人想要騙倒這樣的大鑒賞家還是無計可施。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