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和田玉市場分析
玉不琢不成器——和田玉市場分析
玉不琢不成器——和田玉市場分析
和田玉是玉中上品,產于中國新疆和田縣。早在7000多年前,其價值就已經被人們所認識。“絲綢之路”的前驅也是一條“玉石之路”,和田玉正是通過這條路被帶到中原地區和歐亞各國,甚至可以說,和田玉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開路先鋒。
很長一段時間,和田玉僅供官方使用,是不允許私人攜帶和田玉出關的,否則以走私處理。和田玉也成了王公貴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物,對和田玉的使用有一套嚴謹的制度,人門對和田玉有很高的價值認可。
以和田玉為玉材的玉器是玉文化的主要載體。和田玉經過長期的流傳,已深入人心并形成了深厚的玉文化。歷代很多皇帝都用和田玉制璽印,因而,玉便也成了權利的象征。即將在中國舉行的2008奧運會會徽徽寶“中國印”也是以和田玉為材質雕成。和田玉不僅鑄就了燦爛的中國玉文化,而且傳承了中國儒家文化“君子比德于玉”的倫理道德,成為民族精神的重要物證。許多學者把儒學和和田玉連于一體,大政治家管仲賦予玉九德,大思想家孔丘賦予玉十一德。
和田玉按照顏色可分為白玉、青玉、墨玉、黃玉、碧玉五種,其中白玉是和田玉中特有的高檔玉石,極為罕見,色越白越好。白玉又分羊脂白玉和青白玉,其中又以羊脂白玉最為珍貴。
目前市場上1公斤的普通和田玉料,在上世紀80年代價格為1000元左右,現在是10萬元左右,而一級品的身價已經突破10萬元,至今仍呈上漲趨勢。和田白玉漲價更大,三年前“按克計價”。2006年1克和田白玉的價格是黃金的4—10倍。目前最新市場價格1公斤和田羊脂玉的價格已經高達200余萬元,若是帶有紅、黃色皮的子料,價格還可上漲數倍。帶色的和田玉子料皮,成了單位面積內“世界上最貴的皮”。
從國內拍場上來看,2002年北京翰海春拍會上,一件紫檀嵌玉插屏起價8萬元,5分鐘內以732萬元成交。目前最貴的一塊重130公斤的羊脂玉子料在北京嘉信2006秋拍以4950萬元成交;同場拍賣會上另一件白玉如意就以2200萬元成交。北京翰海2006秋拍中,一件商周時期的御題古玉英雄佩以550萬元成交。北京嘉寶2006春拍,一件清乾隆羊脂白玉八仙抱月瓶也拍出了528萬元的高價。北京翰海春拍玉器專場總成交額1946.032萬元,成交率58%,秋拍中國玉器專場總成交額2635.27萬元,成交率82%,這其中約有80%是和田玉。國內不僅僅是這三家拍賣公司,其他拍賣行如中鴻信、北京華辰、匡時國際等反饋的玉器成交信息也同樣令人欣慰。
兩大龍頭拍賣行佳士得、蘇富比推出的玉器專場拍賣成交率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和田玉器的無窮魅力。200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會上的“白脂翠玉300年專場”成交了4540萬港元,成交率高達99%。從此開始,玉器市場便穩步增長,單品的價格節節升高。2003年7月,香港佳士得的一件清乾隆壽山石嵌人物圖雕空龍壽紋12扇屏以2499多萬元的價格成交,掀起了一大高潮,同時拍賣的另一件清康熙御用田黃玉石印章一套12方則拍出了2262多萬元。這兩件拍品至今仍然高居中國玉器在海內外拍賣市場上的前列。另有一件清乾隆和田白玉活環雙龍耳萬壽紋碗,拍了2048萬元。
2006年香港佳士得“阿蘭•哈特曼及夫人西蒙•哈特曼重要玉器珍藏”專場拍賣會上,總成交額12301.512萬元,成交率78%?!懊乐邽橛瘛保瑢τ竦南矏垡巡粌H僅局限于國內藏家,許多海外人士對中國也越來越有興趣。
近兩年來,和田玉價格暴漲,其中有幾個原因,一是資源稀缺,二是市場需求量大,三是購買力及價值取向的改變。雖有地質專家預測,我國和田玉潛在資源儲藏量為16萬~35萬噸,居世界透閃石玉礦儲量首位,但開采難度非常大,這些都是造成“玉無價”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場上和田玉仍是供不應求。同時我們看到一些現代的玉器新品,價格出現飛漲現象,一方面是由于資源的減少和人們投資需求的增加,同時一些新玉以優質材料和高檔工藝取勝,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和田玉市場前景是樂觀的,增值空間還很大,但任何投資都存在一定風險,投資收藏和田玉也一樣,要減少風險,應加深對和田玉的認識和研究,先練好眼力再下手。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