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非價值因素 提高書畫收藏覺悟
把握非價值因素 提高書畫收藏覺悟
把握非價值因素 提高書畫收藏覺悟
與一般的商品有別,一件書畫作品的價格并不一定是其實際價值的體現。往往在市場上對一件書畫作品的選擇,僅僅只單憑價格的高低來判斷決定其實際存在的藝術價值,免不了吃虧上當。真正決定一件藝術品的價格,經常有一些非價值因素在其中起著一定甚至于相當直接影響作用。一個有眼力的、精明收藏家,及時正確的掌握和諳熟影響書畫作品價格的各種非價值因素,無疑是取得收藏事業成功不可忽視的一個主要方面。
在歌舞升平、萬象俱興、國富民強的現實社會中,書畫藝術品的收藏愈來愈受大眾關注和青睞。其書畫藝術品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為衡量藝術品價值的重要手段。在馬克思商品經濟理論中,商品的價值決定作品的價格,商品的價格是商品價值的體現。但書畫藝術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其價值與價格之間的關系并非如此簡單照搬。
書畫藝術品是作為一種體現在精神和文化上,用來滿足人們的精神審美需要。藝術品的創造也根本不同其他商品的生產。它是一種特殊的人類精神文化的體現,是人們的審美思維、創造意識、哲學觀念、表現技法、功力修養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反映。是書畫家用畢生的心血澆灌孕育出來的一種精神生命體。由此看來,它的價值與社會必要條件、勞動強度在邏輯上并無絕對必須的因果關系。根據藝術的規律,書畫中的鴻篇巨制的價格也不一定高于精妙絕倫的小幅傳世之作。精雕細琢的作品也不一定就比寥寥數筆的逸品價值高。千萬不能從簡單的時間多少、材質的貴賤、篇幅的大小、創作人員的多少來界定價值的高低。這是一種荒謬無知,愚蠢受騙的舉措和概念。
一位著名的匈牙利美術史家阿諾德•豪澤爾曾說過這么一句話:“由于藝術價值難于與市場價值相比較,一幅畫的價格很難說明它的價值。藝術品價格的確定更多地取決于各種市場因素,而不是作品本身的質量。那是商人的事,而不是藝術家所能左右的。”
雖然如此實情,我無防慎重地提醒所有的收藏家們,真正永恒潛在價值的作品應是一些具有學術品位的杰作。收藏家們必須是一定要有區別藝術與商品的分辨能力。否則,收藏品只能是一張涂滿污垢的廢紙一張。因此,衡量一件書畫藝術品的價值,嚴格地說應該是一項復雜的經驗審美欣賞能力的活動。誠然,藝術的價值與價格之間的關系在很多情況下是非常復雜和不穩定的。它除了價值外,還有諸多其它非價值的因素值得重視,如下幾個方面:
一、作者的知名度:根據實踐經驗表明,所謂知名度高的藝術家作品也并非件件皆精品,一些頗具大名頭銜的書畫家也不乏平庸之作。這是人們有目共睹的,不必贅述。有些收藏者好以銜論價,于是乎,一些所謂名不符實的大家門庭若市,好不熱鬧,爭先恐后重金收點片紙為榮。這正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之理。遺憾的是嚴重誤導了可愛的收藏家們的價值趨向。
二、審美標準的差異:書畫作品是藝術家的精神產品,還有一批頭腦清醒,執著追求,拼搏一輩子也未能得到公眾認可的書畫家的作品也很精彩到位,然而無人問津,冷落一旁。如江西的黃秋園、四川的陳之莊等人在世時均無名小卒,連個縣美協會員也無資格參加,逝后價值連城。所以,發掘、看準一個有真正藝術價值的藝術家有一定的難度。也是對于一個真正收藏家的檢驗和考核。另外,僅僅靠炒作、包裝、吹捧、故弄玄虛,裝腔作勢的伎倆來哄騙公眾是令人不信服的,蒼白無力的。僅管這種作法當前成風,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逐漸提高,收藏者的逐漸覺醒,目前這種歪風邪氣絕對是短命的。一切正確與否卻得以后人評說為準。并非生前自誇自吹為是。
三、作品的潛在價值。從古到今,凡垂名千古,日月同輝的不杇之作并非很多。這無疑與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是成正比的。從故宮中的經典藏品來看,年代愈久,價值愈高。這就要求我們的收藏家不僅要具備精品意識,還要有戰略眼光。
四、操作中介。目前書畫藝術品流通的幾種渠道和形式無非如下幾種:畫廊展銷,拍賣成交,經濟人操作,媒體渲染。這些都有促進書畫家從事商業效益活動的成功。我以為,自身的功底、水平、素質、修養始終是真正的過硬的后勁和底氣。如果它與上述操作方式能有機結合起來那當然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的大快人心之事。
總之,在當今的書畫藝術品交易中,藝術品本身的價值應是影響其價格重要因素之一。要死死把握住這個硬件,才能看清對象,確定價值。這就給致力于投資書畫藝術品的人提出了一個較難的長期修煉任務。熟悉書畫基本知識,了解你的收藏對象,增進藝術修養,培養鑒賞能力,提高收藏覺悟。深入弄懂弄通影響書畫藝術作品價格的各種非價值因素,才能在購買書畫藝術作品時保持清醒的頭腦,眼睛明亮。徹底識別一些奸商慣用的商業炒作伎倆。拔開云霧,看準書畫家,抓住機遇,用戰略的眼光,用有限的資金,從五光十色、琳瑯滿目的書畫藝術品市場中淘到真正具有較高學術品位的高藝術價值的精品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