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德清發現2500年前青瓷窯址
浙江德清發現2500年前青瓷窯址
浙江德清發現2500年前青瓷窯址
推翻了德清窯最早在東晉時期生產的觀點
離德清縣城10公里一個叫火燒山的地方,最近發現了一處距今約2500年的燒制原始青瓷的古窯址。有關專家認為,德清這一原始青瓷窯址是西周至春秋期間使用的,它的發現和發掘,對探索中國青瓷的起源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3月20日,由故宮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博物館聯合組成的火燒山古窯址考古隊,在德清縣武康鎮火燒山原始青瓷古窯址開始考古發掘。目前,火燒山古窯址發掘面積已達800平方米,從發掘的層面來看,遺物堆積豐富,器形有碗、盤、罐、鼎、盂、簋等。紋飾也多種多樣,有與同期青銅器相似的云雷紋、勾連紋、水波紋、S形紋、絞索狀绹紋等。裝飾手法采用刻畫、模印、堆貼等。釉色飽滿,有青、青黃、青綠色,還發現了少量的醬褐色釉和黑釉。發掘出的瓷器燒成的溫度也很高。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馮小琦介紹,火燒山古窯址是一處西周至春秋時期燒制原始青瓷器的窯爐遺址,原始青瓷起源于商周時期,與陶器有著本質區別,它以瓷土為原料,人工施釉,在1200℃的高溫中燒成。器物大多為碗、盤、罐、豆等日用器,也有仿青銅器的尊、卣、簋、鼎等器形。
原始青瓷在我國南方、北方均有發現,以浙江北部、江蘇南部太湖地區吳越故土的古墓葬、古文化遺址出土最為集中。著名古陶瓷學家朱伯謙撰文認為,“德清古窯址的新發現,不但改變了德清窯僅在東晉至南朝有過陶瓷生產的觀點,而且找到了德清窯的演變和淵源關系。”有關專家認為,浙江是中國青瓷的發源地,德清原始青瓷窯址的發現和發掘,對重新研究德清窯的歷史、價值、地位,探索中國青瓷的起源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目前火燒山古窯址的考古發掘還在進行之中。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