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熺墓文物首次亮相
秦熺墓文物首次亮相
秦熺墓文物首次亮相
時間:2007-05-19 09:03:00 來源:揚子晚報
收藏
>秦熺墓文物首次亮相
秦熺墓出土的銅牛
2006年南京市考古熱點頻現,該市博物館考古部共發掘古墓葬450座,發掘古代遺址45處,出土各類文物2000余件。其中,寧杭高速公路建設二期、雨花臺區華為軟件園、六朝建康城遺跡、上坊孫吳大墓、明故宮遺址、江寧清修宋代秦檜家族墓、三山街明代承恩寺遺址等的考古發掘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今天是博物館日,南京市博物館(朝天宮)將免費開放一日,并全面展示2006年考古成果。從2000多件出土文物中選出的120件文物精品集中展示,其中江寧清修宋代秦檜之子秦熺墓等的出土文物還是首次公開亮相。
發掘秦熺墓影響大
2006年10月,南京江寧區清修村古墓因被盜掘,南京市博物館立即對該墓進行搶救性發掘。11月27日,發掘工作正式開始。立即引起了全國媒體的關注,一時間,數十家媒體派出記者堅守現場,連續不斷的報道成全國熱點,而南京市博物館也在此次發掘工作中率先采用了新聞發言人制度。經過為時一個多月的緊張發掘,共出土了三座呈“品”字形排列的磚室墓。從3號墓出土的石質墓志銘上推斷,此地為秦檜之子秦熺及兩位夫人的墓園。因多次被盜,秦熺墓室中基本未留下有價值的文物,而兩位夫人的墓中尚有少量陪葬品,主要為玉質印章、白瓷小盞、金手鐲、漆盤、銅鏡、銅牛等。其中銅牛雖然腐蝕嚴重,但其造型非常獨特,相當罕見。
畫像磚帶來驚喜
在發掘漢至六朝的歷史遺跡中,找尋畫像磚是考古工作者的最大期待之一。幸運的是,南京市博物館去年共發掘到四座畫像磚墓,極為難得。其中,去年4月在將軍山發掘的西晉磚室墓所有的墓磚全為畫像磚,磚的四邊模印有精美的“四神”圖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部分畫像磚一側還有紀年文字。
去年12月底,雨花臺區華為軟件基地工地的一座南朝晚期墓葬給考古工作者帶來了更大的驚喜。該墓雖然曾經被盜,但一次出土了30多塊模印有精美出行圖案的畫像磚,并全部模印于磚的正面,畫面均為出行圖:有騎馬出行的貴族男子,兩侍從一在前牽馬,一在后高舉羅蓋;有結伴乘車的貴族女子,頭梳雙髻,手持團扇,一輛卷棚車在靜靜等待。這些畫像磚對研究六朝繪畫具有彌足珍貴的價值。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