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釉金彩盤價值判斷
藍釉金彩盤價值判斷
藍釉金彩盤價值判斷
藍是鈷料的發色,春秋戰國陶胎琉璃珠及唐三彩陶中的藍釉器,都屬于低溫燒成。在瓷器上的高溫鈷藍釉,則是由元代景德鎮所創燒。河北省保定市發現的藍釉金釉 及藍釉金彩酒杯和藍釉金彩盤、呈寶石藍色,十分純正,代表了元代景德鎮高溫藍釉的燒造水平。
元代景德鎮藍釉的燒造成功,為明清兩代霽藍釉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元代籃釉金彩瓷器非常名貴,是可遇不可求之物。因為筆者偏愛撿漏收藏,所以我有幸于2006年11月19日在北京昆玉河畔徐莊市場地攤遇上了這只元代藍釉金彩盤。此盤口徑14.5厘米,足徑4.8厘米。藍釉金彩盤造型古樸,器型線條柔和,圓潤;彩瓷色調相宜,畫風細膩嚴謹。這是一件難得之物。
下面我從幾個方面進行具體分析,此盤所具有的時代特征與藝術特色。
器物造型特色:器物造型屬于花口盤的造型。全盤分成六個花瓣,花瓣呈盤外凸盤內凹的藝術造型,每個花瓣之間并有凸起的棱線相隔。盤心恰似花蕊,增加了藝術性與欣賞性。
胎質與胎體特征:胎質較粗松,胎體較薄,手感適中。元代瓷器一般都胎體厚重,尤其是民窯器物。但元代也有薄胎精美之瓷,尤其是元朝政府在景德鎮建立官窯之后,像元青花、釉里紅、藍釉金彩、藍釉白花創新精品,都是景德鎮官窯為元朝政府及王公貴族所燒制。
藍釉特征:藍釉如雨后的藍天,這種新穎的藍釉應是花了很大的工本,反復試燒才能成功。
紋飾繪畫特色:藍釉金彩盤紋飾布局精巧。每個花瓣之中各繪一朵金花,盤心繪兩朵金花交叉開放,這種以盤喻花,盤中繪花的藝術創造顯得格外新穎。
醬釉色地的特征:盤的色地是醬釉,釉面顯出年深日久的蒼老感,無論從盤內壁外壁都可發現醬釉上的光澤,即“蛤蜊光”。元代有藍釉金彩盤,也有色地藍釉金彩盤,這種盤子工藝更復雜,藝術性與欣賞性更高。
底足方面特征:盤底足為平削圈足。盤底中心乳釘狀突起,用手撫摸格外明顯,這是元代瓷器底足的特征。
這只醬釉色地藍釉金彩盤流傳至今已十分稀少,它是元代景德鎮官窯燒制的宮廷御用瓷,因此它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欣賞價值與收藏價值。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