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拉開帷幕 拍場佳績頻傳
春拍拉開帷幕 拍場佳績頻傳
春拍拉開帷幕 拍場佳績頻傳
剛剛過去的一周,中國嘉德、北京誠軒、北京永樂相繼在京城敲響了2007年春季拍賣會的槌聲。在各有斬獲的同時,天價精品也接連涌現。2364萬元的清雍正香爐、4032萬元的陳逸飛《黃河頌》等高價拍品的誕生,以及近現代書畫高達80%以上的成交率,表明今春內地藝術品拍賣一拉開帷幕就顯得分外的熱鬧。業內人士認為,低迷了近兩年的藝術品市場,終于在股市火爆的氛圍中,一掃陰霾,出現理性上升趨勢。
藝術品行情又上去了
“目前藝術品市場進入到了一個十分敏感的時期,想要擺脫目前比較低迷的現象,過去那種靠拍品數量和場次來取勝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了。因此,今年很多拍賣公司一改往日做法,從過去那種比拼數據過渡到比拼形象。從預展現場來看,各拍賣公司在拍品質量、檔次上下了不少功夫,推出了大量的精品、珍品,很多拍品在拍賣會開槌之前,就受到了藏家的極大關注。所以,在今年春季拍賣會剛剛開槌之際,就迎來了開門紅,一點也不難理解?!眲倧谋本﹨⒓蝇F場拍賣會歸來的四川藏家李德文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在剛剛過去的一周,中國嘉德、北京誠軒、北京永樂三家拍賣公司的成交總額高達7.2億元。其中,在5月12日開槌的中國嘉德2007春季拍賣會中,中國油畫、中國影像藝術、當代藝術、古籍善本及中國古代書畫等10個專場中,共成交了1157件拍品,成交總額高達54143萬元。而于5月13日結束的北京誠軒2007春季拍賣會,在8個專場中,總成交金額也達到14952萬元;同樣于5月15日結束的北京永樂2007年春季拍賣會,成交總額也達到了3290多萬元。
“2005年以前,藝術品價格出現了一定的泡沫,但經過近兩年的調整,目前價格已經回調到一個比較合理的位置,在很多藏家眼里,目前是投資藝術品的建倉機會。加上今年的春季拍賣會,拍賣品質量和檔次都有較大提高,各路買家爭相競價,很多拍賣品的成交價均高出估價數倍?!崩畹挛母嬖V記者,他在拍賣現場上看到很多參加競拍的藏家既失落又興奮。失落是因為價格太高沒有拿下自己最滿意的藏品,興奮的是感到目前藝術品市場行情又開始上漲了。
成交情況大有好轉
藝術品市場走勢一向是業內最為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在股市紅火、藝術品交易個人所得稅開始征收后,業內關于藝術品市場可能出現變數的討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而從中國嘉德和北京誠軒此輪拍賣的數據來看,藝術品市場似乎有了走出困境的跡象。
據了解,今年舉行的幾場拍賣會,無論在成交總額,還是在成交率方面,與去年相比均有了較大的好轉。如中國嘉德2007年已經結束的10個專場就已經成交了54143萬元,已經超過2006年春季拍賣會53587萬元的成交額;中國嘉德2007年春季拍賣會各專場的成交率也在80%左右,特別是在今春推出的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一)(二)、當代書畫和靜觀居藏傅抱石張大千精品5個專場、700余件拍品總成交額約2.78億元。其中,中國近現代書畫兩個專場成交率分別在80%和73%左右,而“靜觀居藏傅抱石張大千精品”專場的成交率還達到了100%。這些拍賣成績和去年秋拍兩個近現代書畫專場成交率均不足70%相比,的確有了顯著的提升。
同樣,于5月13日結束的北京誠軒2007春季拍賣會,成交總額達到了14952萬元,與該公司2006年春拍13232萬元的成交總額相比,已經高出了1720萬元。而且多個專場的成交率也達到80%-90%。特別是在中國書畫專場(一)250余件拍品中,85%的拍品各有其主,進賬3800余萬元。而去年中國書畫兩個專場500余件拍品成交總額也不過3500余萬元。
面對如此大幅提升的成交總額和成交率,中國嘉德公司總經理王雁南表示:“中國藝術品市場經過2006年調整后,今年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我們備感欣慰。我們相信這次拍賣成績,能夠為國內乃至更大范圍內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帶來一些積極的信息?!?
高價拍品層出不窮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今年春季拍賣會上,“各路買家爭相競價,場內天價精品接連涌現”,而且很多藏品一亮相,就成為拍場上的焦點,場上藏家競價積極,你爭我奪的場面時有發生,而且有部分藏品還以高出估價數倍的價格成交。
據記者了解,在中國嘉德2007年春季拍賣會上,陳逸飛1972年作的《黃河頌》、清雍正“綠地粉彩描金鏤空花卉紋香爐”、錢維城《雁蕩圖(手卷)》、靳尚誼1999年作《畫僧髡殘》以及惲壽平的《仿古山水冊頁(十開)》其成交價均超過千萬元。特別是陳逸飛成名巨作《黃河頌》,僅耗時6分30秒,就以人民幣4032萬元的高價成交,成為本次拍賣會上當之無愧的“標王”,同時這一成交價格不僅是陳逸飛本人油畫作品的最高價,也創下了中國內地油畫作品成交價的最高紀錄。同樣,靳尚誼的油畫《畫僧髡殘》,也以1601萬多元成交,創下了其本人作品拍賣的最高紀錄。
同樣,值得一提的還有一件以2643萬成交的清雍正時期的“綠地粉彩描金鏤空花卉紋香爐”。此件香爐無論在造型、燒造工藝、繪畫風格上都彰顯出清雍正時期皇家御用瓷器的特征,是一件極為罕見的藏品。該香爐以60萬元起拍賣,其整個競拍過程長達近30分鐘。而著錄于御制《石渠寶笈·續編》中的錢維城《雁蕩圖》以2408萬元的天價成交;另一件精品是惲壽平的《仿古山水冊》,成交價1232萬,超出估價約四倍。
而在北京誠軒舉行的錢幣專場中,有兩件拍品成交價達200萬元以上。其中《1916年袁世凱像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銀幣金質樣幣》為L·GIORGI簽字版,因存世不超過三枚,以253萬元成交。另外《民國三年袁世凱像壹圓L·GIORGI簽字版金質樣幣》,以231萬元成交。
市場回暖還需觀察
面對首輪春拍取得的成績,藝術品市場是不是真正回暖了呢?一些業內人士卻表達了比較謹慎的看法。業內人士認為,雖然首輪春拍成交總額確實上升了不少,但僅僅以這三家拍賣公司的拍賣成績談回暖還為時過早。因為目前的股市紅火多少會對流入藝術品的資金有一定的沖擊,即便是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如果缺少精品,市場也談不上回暖。如果在5月底6月初開始的第二輪拍賣會中,拍賣公司在拍賣品質量上肯下功夫,那么今年藝術品市場出現一定幅度的回升是值得期待的。
“7501瓷”的收藏價值
“7501”是毛主席專用瓷代名詞,它是指1975年1月,設在江西的輕工業部陶瓷工業科學研究所根據中央辦公廳文件指示,秘密研制了一批供毛主席專用的生活用瓷,它的工程代號為“7501”。后人簡稱“7501瓷”,也稱“毛瓷”。20世紀90年代初,有的藏家感到“7501瓷”是中國最后一批“官窯”,于是大肆在民間收購“7501瓷”,那時的收購價僅30元-50元。到1996年,北京太平洋拍賣會首次推出“7501瓷”后,引起了海內外各路藏家和機構的極大關注。這次上拍的68件主席專用瓷被各路藏家搶購一空,總成交價870萬元,平均每件12.2萬元,由于拍賣的轟動效應,“7501瓷”的珍貴開始被人認識。1997年主席專用瓷中的一個小瓷碗有國內一拍賣行拍至170萬元,創下單件“毛瓷”的市場最高價。1998年香港一拍賣行以178萬的天價拍出一對毛瓷”茶具對杯。2003年4件“水點桃花”酒具瓷杯被新加坡收藏家以8000萬元成交,創下“毛瓷”拍賣的最高記錄,價格直逼“清三代”官窯,—躍而成為收藏界新貴。那么,“7501瓷”為何有如此收藏價值,究其原因如下:
首先,“7501瓷”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501”瓷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由特定的單位,特定的人員、作為特定的任務,而出現的由特定的對象所使用的特定瓷器。當時輕工業部陶瓷工業科學研究所專門組織了40多位頂尖高手,其高手之多,陣容之龐大,是極其罕見的,因而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
其次,“7501瓷”代表了當代制瓷的最高水平。有專家認為,體現當代制瓷最高水平,集中反映“毛瓷”具有四絕——“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馨”。所謂白如玉,指專用瓷用的是景德鎮獨有的臨川高嶺土,燒制瓷器晶瑩剔透,潔白如玉;所謂明如鏡,指專用瓷表面光滑瑩亮,如鏡面般泛清銀色光芒;所謂薄如紙,瓷器壁厚不足毫米,以光線照射幾乎透明,注入開水亦無燙手之感;所謂聲如磬,是用以手指輕扣敲瓷器,其聲清脆悅耳,有如磬樂音。當代瓷器只有毛瓷能達到這種境界。
第三,“7501瓷”后人很難超越,有可能是空前絕后的官窯。研制“7501瓷”除了上面提到龐大的專家隊伍外,專用瓷的選料都是極品,單篩料,就動用數千名紅衛兵及陶研所全體職工人力從數十噸臨川高嶺土選出數噸精料,達到了真正的精益求精地步,而且用這種料制作的瓷器,必須要燒到1400℃才瓷化,在當年中用來燒制日用瓷的窯只能升溫到1300℃,每升1℃都十分困難,由此可見做這瓷器的難度極大,其他窯廠根本做不到。
第四,“7501瓷”存量稀少。藏界常有這樣的說法“物以稀為貴”。專用瓷燒制過程中成品率很低,入窯14103件,實際成品4200余件,平均合格率近30%。從中只精選出千余件“7501”專用瓷送達北京中南海。其余產品全部被封存入庫。1982年春節,研究所將封存的“7501瓷”作為福利發放給職工約2千件。顯然,比清三代官窯要少得多。
筆者以為,瓷器作為國粹,是中國的驕傲。從古至今,歷來有“無瓷品自低”的說法,不論帝王將相還是文人雅士,無不把品瓷、賞瓷、藏瓷,視為風雅之事??梢哉f,收藏一件毛瓷,也是收藏一段歷史,它是一種個人身份、學識、品位和文化修養的重要標志。后市“7501瓷”的收藏仍會走紅海內外。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