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國際母親節”,選擇這一時間是因為5月天氣晴朗、明麗,同時周日適合公眾性的喜慶活動。每到這一天,兒女們將最有意義的禮品,或一束康乃馨(也叫香石竹花),奉獻給哺育自己成長的母親。
母親節最初起源于美國,后來發展成為國際性的節日。1934年初,為了紀念第20個母親節,曾任全美士兵母親協會主席的麥克魯斯夫人,向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在母親節發行一枚紀念郵票紀念這一節日,身為總統和集郵愛好者的羅斯福親自設計了這枚郵票的草圖。郵票選用了美國著名畫家惠斯勒的“藝術家的母親”作為主圖,同時為了平衡畫面效果,在郵票的左下角加上了一個插滿康乃馨的花瓶(圖1)。
世界上有些國家的母親節不在5月,如泰國的母親節是10月5日、葡萄牙的母親節是12月8日、印度的母親節則是12月22日……很多國家都發行過母親節紀念郵票。
1982年5月,原國家郵電部為紀念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逝世一周年而發行的2枚紀念郵票(圖2),圖案中宋慶齡像前的一朵朵黃燦燦花尤為引人注目,這便是康乃馨——母親節之花。由于其花瓣邊緣呈齒狀,宛如刀剪所成,使人想起慈母用剪子為兒女裁制衣裳,因而它被選為母親的象征。
我國也有自己的“母愛之花”,這就是萱草花。在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中,曾提及母親堂前的萱草花,從此國人就用萱草花來代表慈母之愛。1982年5月20日發行的T72《藥用植物》(第2組)6枚套特種郵票的第1枚,即為“萱草”,圖案是兩株萱草上盛開著3朵或紅或黃的喇叭狀鮮花(圖3)。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